24H直播

我駐英代表處遷新址 英政要致賀盼鞏固民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英關係持續熱絡,在業務量持續擴增下,台北駐英代表處10日舉行喬遷酒會,新址空間加倍,首度將代表處各單位齊聚在一個屋簷下。多位英國政要前來祝賀,也對中國93閱兵表達關切,有議員認為中國的閱兵大典宛如納粹的軍事展示。

公視國際記者洪雅芳指出,「我後面的50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駐英台北代表處,而為了更加熱絡的台英關係的業務需求,他們決定要搬家了,而新址不遠,就在隔壁。」

駐英代表處的遷徙,也映照出台英關係的發展軌跡,1950年英台斷交之後,幾位旅英愛國人士自掏腰包,成立「自由中國通訊社」堅持持續運作,1981年才晉升為官方機構。1992年駐英代表處也終於搬離一個小辦公室,遷到維多利亞車站旁的一棟5層樓建築,30多年後的今(15)日才迎來了規格與業務相符的新址。 

駐英台北代表處代表姚金祥表示,「我們終於搬進了這棟新辦公大樓,幾乎可以讓我所有的同仁都在同一個屋簷下辦公,內部功能也比以前的辦公室完善,而且最重要的是終於有空調了,更關鍵的是,這棟新辦公室也更符合我們當前緊密而多元的雙邊關係。」

2025年9月,代表處新址正式啟用,不僅空間擴大一倍,更首次對英國社會開放,並舉辦「看見台灣設計展」。

展出共48件藝術作品,以「台灣印象」、「環保意識」與「和平價值」等主題,透過設計語言與英國民眾對話。

《看見台灣設計展》策展人林磐聳說,「他是用一個鋼盔,可是鋼盔倒過來,鋼盔就變成一個和平鴿的造型,呼應了當時的俄烏戰爭還有以巴戰爭,其實這些聲音好像離我們很遠,可是其實隨時都在威脅著我們。」

在國際局勢持續動盪、中國頻頻展現軍事野心之際,英國政要對台灣的支持更加明確,也強調民主國家更應攜手合作、對抗威權擴張。

英國國會上議院前議長杜淑珊指出,「(中國93閱兵)這讓我想起我看過的納粹影像,現在俄羅斯、北韓和中國之間形成了一種聯盟,我認為這非常令人憂心,美國最好能夠挺身應對。」

英國上議院議員雷納德勳爵表示,「我希望英國政府能設法說服他川普,讓他明白民主國家必須團結一致,否則我們將一同倒下。」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在9月中旬展開國事訪問英國,外界普遍預期,雙方將聚焦如何進一步鞏固民主陣線,以面對俄羅斯與中國帶來的威脅。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