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巴基斯坦、印度頻傳雨災 怎樣才算「暴雨」?發生原因為何?

巴基斯坦、印度近期接連發生暴雨事件。(圖/美聯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巴基斯坦、印度近期接連發生暴雨事件,導致數十座村莊遭土石流沖毀、數百人死亡。怎樣強度的降雨才算「暴雨」?台灣是否有「暴雨」標準?為什麼印度、巴基斯坦近期會頻繁發生暴雨?除了暴雨之外,還有什麼原因造成當地災情嚴重?

巴基斯坦上週末發生暴雨,導致數十座村莊遭土石流沖毀、逾344人死亡;此外印度山區近期也接連發生2起暴雨引發嚴重山洪,並有一座村莊因此遭沖毀。

怎樣強度的降雨算「暴雨」?

根據印度氣象部門定義,若在3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發生時雨量超過100毫米的降雨事件,即屬於「暴雨」(cloudburst)

而台灣目前雖然無對應「暴雨」的雨量分級,但中央氣象署指出,可以透過時雨量了解降雨強度,例如需要撐傘的小雨,時雨量通常在0.2至1毫米間。

而日前發生的728豪雨,全台許多地區的時雨量都超過70、80毫米,氣象署說明,80毫米以上的時雨量就會讓人感受到壓迫與窒息,多數城市的排水系統也難以負荷。

至於時雨量破百則屬於極端等級,極易致災,「就算在台灣,時雨量破百也僅會出現在特殊且極端的天氣事件中,許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可說是相當極端且可怕的降雨強度。」

為什麼印度、巴基斯坦近期頻繁發生暴雨?

衛報報導指出,6至9月本來即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雨季,此時阿拉伯海的水分會被季風吹向喜馬拉雅山麓,水氣在上升過程中經冷卻、凝結成雲後,最終形成降雨。

然而由於全球氣溫屢創新高,導致海洋變得更溫暖、產生更多水蒸氣,大氣也因為溫度升高而容納更多水分,當這些挾帶大量水分的潮濕空氣爬升到山坡時,就會產生暴雨。

根據過去研究發現,氣溫每上升1℃,大氣中的含水量就會增加7%,使得強降雨事件越加常見與嚴重。

還有其他原因導致當地暴雨災情嚴重?

由於全球暖化也導致喜馬拉雅、喀喇崑崙山脈的冰川融化,印度熱帶氣象研究所的科學家科爾(Roxy Mathew Koll)指出,雖然冰川融化不會引發暴雨,但會產生不穩定的湖泊與脆弱的地形,「此外這些地區山坡陡峭、地質脆弱、山谷狹窄,暴雨流下時會匯聚成破壞性的洪流。」

常駐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的氣象學家謝赫(Ali Tauqeer Sheikh)則認為,除了氣候、地質導致暴雨災情嚴重外,災區的治理能力薄弱、缺乏預警系統也是一大原因。

謝赫指出,這些發生暴雨的地區多半貧困、缺乏有計劃的開發,且濫伐情形嚴重,基礎設施也相當缺乏,「任何豪雨或暴雨都可能引發夾帶大量巨石、樹木的山崩或土石流。」此外當地大部分居民都傍水而居,也導致災害發生時應變時間不足。

氣候變遷還造成哪些影響?

根據歐盟統計,巴基斯坦排放的溫室氣體不到全球總量的1%,但卻是全球氣候風險指數中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主要影響是導致當地雨季發生變化,不降雨的時間變長,並出現短暫的極端降雨。

科爾指出,近十年印度的強降雨事件增加了3倍;謝赫表示巴基斯坦也出現類似情況,平均降雨減少、極端降雨頻率增加。

科爾表示,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同一個國家內部,可能同時發生乾旱與洪災,水資源變得更加不穩定,使糧食種植也受到影響。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