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新創推超大貨機2030年首飛 盼助運輸風力發電扇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風力發電是未來再生能源的要角之一,但除了發電機組的塔高,扇葉的長度也動輒幾十公尺,要把做好的風力發電零組件運送到設定的地點安裝,其實相當費工夫。美國的新創企業「雷迪亞」成立後設計的第一架飛機,就以能夠運送整片的風電扇葉為目標,並且就命名為WindRunner。預計2030年首度升空試飛。

日前舉行的巴黎航空展上,雷迪亞公司公開影片和圖片,畫面中這款4引擎的大型運輸機,就是研發中的WindRunner。根據公開的資料,它的機身長度達108公尺。

而目前全球幾種大型的民航貨機,包括波音的LCF,空中巴士的「大白鯨」,還有前蘇聯沿用至今的An-124,機身長度都在70公尺上下。而全球唯一的巨無霸貨機,在俄烏戰爭初期遭到炸毀的An-225,機身長度也只有84公尺,比起WindRunner差了一大截。

雷迪亞公司執行長朗斯壯表示,「它的載貨體積容量是波音747的12倍,是一款超大型飛機,但也能降落在相對短的克難跑道上。」

研發的業者認為,風力發電是未來再生能源的重要角色,各地建立風力發電站的需求勢必日益增加。外電引述工程專家的話說,風電的扇葉做得越大,就越能以較少的發電機組,獲得更大的發電能量,提升效率。

同時,陸地上設置風力發電站的地點,經常是交通設施欠缺的偏遠地區,運送風電機組零件是一大挑戰。

朗斯壯說明,「用陸路運送大型風電扇葉是不可能的,它們大到無法過橋過隧道也不能轉彎。所以我們設計WindRunner的起心動念,就是要運送世界上最大的風電扇葉,靠克難跑道送到世上最困難的所在。」

儘管WindRunner還在研發階段,卻已經引起美國軍方的興趣,並與業者會商如何運用這款超級巨無霸運輸機,協助運送戰略物資。值得注意的是,在業者公布的照片中顯示,打開的機身貨艙,可以讓一架架完整的F-16戰機直接送進貨機的機身。

朗斯壯指出,「WindRunner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從設計之初就針對大容量而非載重量。通常貨機的設計是強調載重量,但實際運用上常是先達到體積上限,而載重能力卻還有剩。因此從產業的機會來看,我們有機會追求更大容量,而WindRunner載重量仍達到75噸。」

除了運送體積大的風電扇葉或是整架戰機,雷迪亞也看準高科技產業追求時效的需求,讓新款大貨機參與運送價格昂貴的機台等物資。

另外,為了讓WindRunner可以降落在沒有鋪設路面的克難跑道上,業者也和義大利航太業者合作,研發適合這種超大型飛機的起落架系統。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