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中文心路颱風天多處淹水 市府先換120個水溝蓋遭批敷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7月4日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中文心路出現淹水災情,市府事後檢討,決定先更換120個水溝蓋,但這作法引發不少爭議,藍綠民代更質疑只是敷衍了事。對此市府強調後續還會優化整體排水設計。

車輛開過盪起水波,路邊汽機車就泡在水裡,7月4日受到丹娜絲颱風外圍環流降雨影響,台中市文心路多處淹水,台中市府決定短期內先更換120個水溝蓋,改為間距較寬的格柵板水溝蓋,但遭民代質疑。

公視記者楊旻峰報導,「這邊是台中最主要的幹道文心路,你可以看到這路邊的側溝的水溝蓋上面全部都覆蓋了樹葉以及垃圾,這個洩水的效率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

實際現場了解,除了樹葉和垃圾還有淤泥堵塞,市府要更換文心路沿線120個水溝蓋,並強調當天是強降雨超過排水負荷,淹水約20分鐘左右就消退,不過藍綠議員都認為這樣的作法不能解決淹水問題。

民進黨台中市議員陳淑華質疑,「根據氣象資料,其實在7月4號大雨的當天當時的時雨量根本不到70毫米,這個根本沒有達到所謂的極端氣候的標準,我們台中市的排水系統難道就這麼脆弱嗎?」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楊大鋐提到,「我認為說市府應該要去把整個我們人行道的圖資調出來,然後來去盤點上面目前這邊L溝有多少、側向排水有多少,易淹水處的這些轉角處可以先洗孔的就先洗孔下去。」

陳淑華表示根據氣象資料,當天該區域時雨量為67.5毫米,還不到當地下水道系統設計保護標準75.4毫米,顯然是排水溝系統出了問題;楊大鋐則認為應該全面盤點文心路沿線排水溝,易淹水處可立即增加排水孔。

台中市建設局養工處工程隊長魏谷倫回應,「更換成為粗目格柵以降低溝面阻塞並提升收水效能,更換處將約120個,並於路口轉角增設集水井。」

市府強調,後續會增設排水溝和雨水下水道聯通管並增大管徑,改善區域排水,也會在路口轉角增加集水井,優化整體排水設計。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