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出生率恐創225年來新低 官方推新制促履行「愛國義務」
俄羅斯總統蒲亭掌權的25年間,出生率下滑一直是令他頭大的一個問題。過去3年,又往烏克蘭戰場送了數十萬年輕男子,人口危機更加惡化。克里姆林宮把人口減少視為攸關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祭出多項鼓勵生育的政策,並強打愛國思想,敦促俄羅斯人履行愛國義務、多生孩子。
現年34歲、在醫療中心從事行政工作的莫斯科居民阿列克謝耶娃,剛與一名警察共組家庭,已經計畫至少要生3胎。
阿列克謝耶娃說道,「國家正在設法,民眾也變得更加虔誠,開始傾聽更多社會的需求,在我看來,年輕人已經開始為此努力了,更加地為未來著想,會想到需要結婚,盡量的多生孩子。」

俄羅斯聯邦統計局2023年公布的婦女平均生育率,是每人1.41個孩子,遠低於統計學家針對人口穩定所需訂出的2.1個孩子標準;俄國官方統計的全國總人口是1億4560萬人,其中還包括了2014年併吞總人口為250萬的克里米亞半島。統計局悲觀的指出,人口減緩速度不變的話,未來20年俄國人口可能將減少1500萬人。
獨立統計學者拉克夏分析,「俄羅斯目前處於人口結構低谷,也就是育齡男女數量較少,且持續減少,現在育齡男女數量已大幅減少,未來還會進一步減少,從2010年到2030年育齡男女人數將減少40%。」
儘管已開發國家的出生率普遍下跌,但總人口減少這個問題,在這個全球面積最大的國家特別明顯。長久以來,酗酒的習慣,男性預期壽命只有68.04歲,比女性少了12年。

拉克夏進一步指出,烏克蘭的戰事又進一步拉低俄國男性預期壽命,現在是在66歲這個數字上盤旋。俄國官方對俄烏前線陣亡的數字秘而不宣,但BBC與俄羅斯獨立媒體掌握到的數字為11萬1387人。
拉克夏說明,「國防部上次公布死亡人數是在2022年9月,就在動員行動之前,當時死亡人數略低於6000人,此後就沒有任何報告,儘管很明顯這段期間也有人戰死。」
莫斯科居民馬奇聶娃表示,「想到我有3個兒子,我當然擔心這樣的國際局勢繼續下去,我朋友她的大兒子參軍了,她非常難過,我還安慰她,同時我也理解,如果換作是我,我無法想像自己會有多崩潰。」

為杜絕「生不如死」、蒲亭所形容的「滅絕」狀況發生,俄國當局祭出了現金獎勵、稅收減免,慷慨的產婦津貼和大家庭的住房補貼等;最新一項措施,則是給懷孕的女學生提供相當於1200美元的補助,但也引來女權團體的批判。
此外,俄國當局還考慮嚴禁墮胎,去(2024)年年底還以保護傳統家庭價值為由,通過一項禁止「宣傳不生孩子」的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