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正紀念堂轉型 文化部規畫改民主教育園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正紀念堂設立的目的,是欲記念威權統治者蔣中正,煞和民主價值相違背,引起真濟爭議。為著促進轉型正義,文化部昨昏(6/19)佇咧行政院會當中,報告「中正紀念堂轉型規畫」,拍算欲共伊轉型做「民主教育園區」,嘛得著院長卓榮泰的支持。毋過有民間團體強調,臺灣既然是民主國家,應當去威權化,無應該繼續共蔣中正銅像tshāi佇遐。(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臺灣行向民主的過程,咧威權統治之下,所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和43年的白色恐怖時期,是臺灣社會真沉重的傷痕。為著促進轉型正義,文化部拜四佇咧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會議當中,報告「中正紀念堂轉型規劃」,拍算未來欲轉型做「民主教育園區」,院長卓榮泰對這項規畫表示支持,嘛向望強化人權和法治價值理念。

文化部長 李遠:「咱繼續推廣咧園區內底的人權教育,譬如講中正紀念堂會當佮國家人權館,辦一寡國際人權電影節,共中正紀念堂伊原底是威權崇拜的形象,慢慢仔改做是一个民主人權紀念的所在。」

文化部拍算共這个「民主教育園區」,用來做歷史記憶保存和民主教育推廣。毋過有民間團體表示,中正紀念堂的性質,和其他不義遺址無仝,是用來紀念獨裁者的場所,民團呼籲政府,臺灣既然是民主國家,就無應該繼續共蔣中正銅像tshāi佇遐。

辜寬敏基金會董事長 王美琇:「你上重要是彼身(蔣中正)你愛處理,彼身繼續存在就是對臺灣民主上大的侮辱啊!一年有百萬个觀光客來,你是欲共世界觀光客傳達啥物款的咱的民主價值?」

文化部表示,相關的規畫拍算上緊7月底進前,經過建議收集、討論修正了會向行政院報告,短期內會辦理教育推廣活動,深化社會大眾對歷史的了解,擴大社會溝通,後續也會做中、長期的規畫。抑若針對蔣中正銅像的問題,文化部長表示無論欲徙走抑是繼續留咧到今猶無結論,毋過未來無排除各種可能。

記者 呂尚儒 莊浚佑 臺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