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穆迪調降美信用評等至2A+ 市場利率、經濟表現受衝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從3A下調至2A+,這是繼標普全球評等、惠譽評等之後,美國政府的償債能力第3度遭到降級;也是1910年國家信評制度創立以來,美國首度丟了3大機構的資優生地位。不僅直接影響美國政府與民間的借貸利率、消費能力、經濟表現,同時也衝擊美元在外匯儲備市場的角色,讓去美元化的討論變得更加激烈。

國際3大信評機構之一的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從最高等級的3A下調一級至2A+的消息一出,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兩個基準點飆破5%;10年期公債殖利率,同時也是美國市場房貸利率追隨的指標,來到將近4.5%的水準;30年期銀行的房貸平均利率,一度應聲跟著上漲12個基準點來到7.04%。

上從國債、政府建設經費,下到民間貸款,都要付出更高的代價,這對把拚經濟列為第一要務的川普政府,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財長貝森特被媒體問到此事,他四兩撥千金、一派輕鬆的口吻說,「誰會在乎?沙烏地、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就不在乎,他們不全都投注了數兆美元給美國。」甚至稱穆迪評等是相當「落後的指標」。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19日在簡報室也被追問同樣的問題,她的回答是,「川普給美國增加了將近50萬工作機會,民眾對美國經濟充滿樂觀。」

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指出,「總統剛在上個星期獲得了中東國家數兆美元投資,總統主政以來我們的經濟已經注入了數兆美元投資,這都是因為美國或全世界的人都對美利堅共和國有信心,還有如果你看看原始經濟數據,上個星期我們出差時,通膨又下跌了、油價下跌了、天然氣價格下跌了,總統已經給美國經濟增加了近50萬工作,所以民眾對經濟充滿樂觀,總統不贊同這樣的評估。」

這是繼2011年標普全球評等、2023年惠譽評等之後,美國政府的償債能力第3度遭到降級;也是1910年國家信評制度創立以來,美國首度把3大評等機構的資優生地位全都丟了。

穆迪的報告指出,美國國債規模從1980年代起就不斷擴大,2008年的大蕭條、新冠疫情期間激增的幅度更是劇烈,單是疫情期間的支出就增加了50%,國債金額從2019年的28兆美元,來到36.22兆美元,而且毫無削減的跡象。

而這個時間點又正值川普的「大而美減稅方案」,在國會審議的關鍵時刻,經濟學家警告大減稅恐將讓聯邦財政再背負2.5兆美元債務,但白宮的說法是「這反倒會給政府省下1.6兆美元」。

聯準會亞特蘭大分行行長波斯提克預測,為了平衡通膨的壓力與可能衰退的隱憂,聯準會今(2025)年只會降息一次。

里跟資本首席投資顧問魏納德說,「穆迪降評這確實會讓投資人卻步,許多投資者例如日本的銀行,舉例來說,可能就只買3A證券,有些機構可能會著眼於最弱一環,想說好吧,我們買2A等級、最弱的評等,我們要就此進行分配;有些也會認為,好吧,只要有一個3A我們就接受,所以這將會是慢慢的消耗。我想對銀行、金融機構來說,未來3到6個月,會審視美國信用狀況,可能會說這不再適合我們了。」

國家主權信用評等遭降,財政應變能力遭質疑,自然也拖累美元匯價走勢,讓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出現動搖,衝擊美元在外匯儲備市場的角色,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總量的比例已經從2001年的73%,降到了58%,國際間去美元化的討論變得更加激烈。

而以中國為首的金磚國家,像是印度、巴西則開始減持美國國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美國應該採取負責任的政策措施,維護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的穩定,也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7大工業國當中德國、加拿大獲得最多信評機構的最佳評等,外資今(2025)年以來大舉轉進德國,法蘭克福股市屢創新高,澳元、加拿大美元、瑞典克朗、以及瑞士法郎也都漲聲響起,就連向來被視為癡人說夢的「人民幣國際化」,都三番兩次成了國際財經媒體報導的焦點。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