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北市國小家長聯合會與民代座談 交流教育意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各縣市這2年開出不少專任教師缺,代理老師陸續上岸,代理老師大缺。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下午和綠營立委座談指出,曾有班級1年換5位老師,孩子毫無歸屬感。此外,《輔導管教辦法》修正後,老師可採取必要管教措施,但不少老師處理時相對保守與消極。

和綠營立委、北市議員座談,中央的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皆有官員在列,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拋出9大議題。北市逸仙國小家長會長指出,台北市有巡迴代理教師,但3個月1期,時間到了不能繼續在同校任教。

北市逸仙國小家長會長黃麗真表示,「因為一個班級如果說經常在換代理老師的情況之下,其實小孩子他是完全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安全感的。」

巡迴代理老師3個月就去別校,孩子沒有歸屬感,也有家長提及,孩子曾1年換5個代理老師,不利學習。而中央訂定國小一班不能超過29人,但少子化持續,班級學生數應再少一點。

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他是一個你不可以超出的上限,但那裡面各縣市依其財源財政的情況,跟那個鄉鎮的實際情形他可以去衡量。」

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鄧進權則表示,「我們台北市平均國小的1班平均學生人數是25人,國際上師生比的標準其實大概在15到20人左右,事實上對教學的進行的效率是最高的。所以我想這個部分,我們應該還是可以有一些努力的空間。」

多位家長更提及,《輔導管教辦法》修正後,老師雖可採取必要管教措施,但面對學生衝突、可能的親師衝突,處理相對保守與消極。

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副總會長陳憲政表示,「當老師開始擔心的時候,他會比較退縮,那一旦退縮了,其實會影響到全體的受教權。老師還是很有教育愛,但是他們在過程裡面,他其實採的策略是相對保守,而且是相對消極。」

聯合會建議教育部以行政命令提出更多案例,讓老師知道怎麼做,並且給予法律扶助等協助,才不會合理管教時擔心被送校事會議,乃至被告。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