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男運動受傷後罹急性肺動脈栓塞 醫:久坐及臥床民眾需當心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中一名林先生正值壯年又有運動習慣,上個月運動受傷後,某天突然在家休克昏迷OHCA,送醫急救搶回一命,診斷竟然是罹患急性肺動脈栓塞。醫師研判,患者傷後活動量大幅減少,先產生下肢深層靜脈血栓,才併發肺動脈栓塞,呼籲有久坐、臥床等高危險群的民眾都要特別當心。

拄著拐杖走路,34歲林先生平常熱愛打籃球,今(2025)年2月一次運動中造成左膝韌帶斷裂,準備進一步追蹤檢查前,卻忽然在家休克昏迷,失去呼吸心跳,送醫才發現是急性肺動脈栓塞,搶救後救回一命,林先生無法理解,為何有運動習慣仍會有血管栓塞?

患者林先生表示,「六日都會去打籃球,每個禮拜打2次,大概打2個小時吧。我想說有運動應該血液流通會比較順暢,但就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這樣。」

救護人員在送醫途中不斷CPR,醫護團隊使用導管溶栓與低溫療法搶救,林先生住院後第9天恢復清醒。

醫師表示,肺動脈栓塞為下肢深層靜脈血栓的併發症,主要是患者受傷之後活動量大幅減少而發生,機率為70%到80%,若民眾有單側腳浮腫的前兆,就應該馬上就醫。

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聖瑋說明,「一般的下肢靜脈栓塞,我們有時候會遇到是從單側的,我們的腳慢慢地變得比較浮腫,這樣的話可能就可以早一點就醫,讓醫師去評估看看。」

醫師強調,另外包括久坐、臥床、肥胖、年長者、癌症患者、生產或懷孕婦女、口服避孕藥等情形,也是下肢深層靜脈血栓的高危險群,建議適度運動、減重戒菸、補充水分,有使用抗凝血劑的患者更要與醫師密切配合,才能避免血栓。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