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學測國文作文以52赫茲鯨魚入題 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與其他鯨魚有何不同?

(圖/電影《The Loneliest Whale: The Search for 52》官方圖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2025)年學測國語文寫作科目,以被稱為世上最孤獨的「52赫茲鯨魚」故事為題,讓考生敘述自身故事。52赫茲鯨魚是何種鯨魚?為何牠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牠是怎麼被發現的?真的如世人所形容的孤單嗎?

114學年度學測今(20)日落幕,而在前一天登場的國語文寫作科目中,第2大題以被稱為世上最孤獨的「52赫茲鯨魚」故事為引,描述該鯨魚因為聲音頻率高,因此其他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引發社會大眾共鳴,並讓考生以此為題發揮想像力,分享屬於自己獨特的52赫茲故事。

52赫茲鯨魚怎麼被發現?

52赫茲鯨魚的聲音首次被人類捕捉,要回溯至冷戰末期的1989年,當時美軍在海底部署「SOSUS」(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水下聲音監測系統,該系統本來是用於監聽蘇聯潛艇動靜,但過程中卻意外捕捉到藍鯨與長鬚鯨(fin whale)的低頻叫聲。

長期利用聲音追蹤海洋哺乳類的先驅沃特金斯(William Watkins)和其團隊進一步發現,該系統監測到的低頻叫聲,是由一隻帶有藍鯨和長鬚鯨典型特徵的鯨魚所發出,且頻率為52赫茲,因此將其命名為「52赫茲鯨魚」。

沃特金斯團隊發現,該鯨魚發聲的52赫茲頻率,比一般藍鯨10至40赫茲以及長鬚鯨15至30赫茲的發聲頻率都高。在此後長達15年的監測期間裡,沃特金斯更發現52赫茲鯨魚叫聲最常出現在12月與1月,且只在暴風雨肆虐的阿拉斯加灣與太平洋有監測紀錄。

2010年,生物聲學家希爾德布蘭(John Hildebrand)辦公室的實習生發現,加州沿岸感測器偵測到與沃特金斯記錄到的同一種鯨魚鳴唱頻率。不過由於加州沿岸與阿拉斯加灣、太平洋相距甚遠,因此團隊推測和沃特金斯發現的52赫茲鯨魚可能不是同一隻,但這也代表52赫茲鯨魚並非單一族群,它其實並不孤單。

(52 赫茲鯨魚的聲音/來源:BBC)

牠真的是「世上最孤獨鯨魚」嗎?

世界頂尖鯨魚溝通專家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對於52赫茲鯨魚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則持不同意見。他認為52赫茲鯨魚的聲音與典型的藍鯨聲音有很多相同特徵只是52赫茲鯨魚剛好較特殊,但藍鯨、長鬚鯨和座頭鯨還是能聽到它發出的聲音

德州A&M大學副教授希羅維奇(Ana Širović)也認為52赫茲鯨魚並不孤單,並提出應該去了解其他鯨魚如何感知52赫茲鯨魚的聲音,牠們是否能理解這個聲音與它們的訊號不同,還是會完全忽略。

哪些作品受到鯨魚故事啟發?

52赫茲鯨魚因為不同於一般鯨魚叫聲的頻率發聲,因此仍引發社會大眾關注與想像,社群上出現「其他鯨魚能聽見它嗎」、「它能聽見其他鯨魚嗎」、「它孤單嗎?」等討論。

全球歌手們也以此創作歌曲,如台灣歌手陳綺貞的《52赫茲》、韓團防彈少年團BTS的《Whalien 52》,歌曲中講述一隻擁有低沉、冷靜且孤獨聲音的鯨魚,不管怎麼大聲喊叫,都無法引起任何人的回應。

2015 年,美國製片人澤曼(Josh Zeman)在網路上發起群眾募資,計畫製作關於52赫茲鯨魚的紀錄片,希望科學家可以一起出航尋找它,最終募資到40萬美元,並於2021年拍成《The Loneliest Whale: The Search for 52》電影。

(圖/電影《The Loneliest Whale: The Search for 52》官方圖片)

52赫茲鯨魚是混種鯨魚嗎?

非營利研究機構卡斯卡迪亞研究團隊(Cascadia Research)成員卡蘭布基迪斯(John Calambokidis),曾貼身記錄過混種鯨魚,但他指出由於目前還沒有人記錄過混種鯨魚的叫聲,因此無法肯定52赫茲鯨魚是混種鯨魚。不過,52赫茲鯨魚的體型通常較接近長鬚鯨,但吻部與鰭狀肢則更大,因此更像藍鯨一些。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史塔福(Kate Stafford)指出,52赫茲鯨魚與藍鯨的季節性完全相同,牠們的遷徙模式也一樣,所以他認為52赫茲鯨魚至少有一部分是藍鯨

至於52赫茲鯨魚為什麼會發出頻率特殊的叫聲,至今仍是謎,且也尚未確認該鯨魚是何物種,不過唯一可確定的是,52赫茲鯨魚非常有可能是雄性鯨魚,因為在已知的鯨魚群體中,雄性鯨魚通常是發聲的那一方。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