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勞作惹議 教育部:若非課程禁強制參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勞作教育和服務學習在大專院校行之有年,但近年來陸續有學生反映,被安排參與校園清潔等工作,引發爭議。教育部已正式發函各校,若非課程性質,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加或設定為畢業門檻;若是課程需由教師實際在場授課,且不能早於第1節課,目前各大專正陸續修訂校內規定。
大專校院多年來開設清掃校園或社區的勞作教育,及服務學習的課程或活動,即便是畢業多年的校友仍印象深刻。
高師大校友說:「就是叫你去掃地或是有其他替代的,比方說什麼環境美化之類的,就叫你去種菜之類,就只是在省學校那個支出而已。」
打掃清潔是否有學習效果、是否被當廉價勞工,引發爭議。2年前東海大學師生更發起廢除勞作教育連署,東海大學勞作教育處表示,勞作教育已轉型,原本必修零學分,現在通識課程必修1學分,也導入SDGs永續發展概念,讓學生選擇服務時段。
東海大學勞作教育暨社會實踐處組長歐陽陞表示,「風扇的課程我們要讓學生去動手腦並用去操作說,我們怎麼拆怎麼清,然後我們有風速機,讓他們去計算說,其實真的會差多少的電,可以省多少錢。」
教育部3月下旬正式發函各校,若非課程性質,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加或設定為畢業門檻;若是課程,需由教師實際在場授課,且不能早於第1節課。
台師大近日公告113學年度起,取消必修零學分初階服務學習的畢業門檻,新生不用再修,畢業生沒完成也能畢業。台大也是零學分,但將討論是否仍列畢業門檻。
台灣服務學習學會理事長/輔大服務學習中心主任卓妙如表示,「現在我們會建議學校可以用一些選修課,或者專業課程老師覺得,他已經有非常結構化的一個學習目標,充分的去做一些規劃,我覺得學生會喜歡這樣的一個活動 。」
服務學習學會理事長卓妙如表示,無論有無學分,都不是勞動或丟到一個機構就好。老師準備度要夠,能和所學連結最好,才不會讓學生覺得被強迫或是服務污染。
李怡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