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日本企業引進機器人補缺工 基礎建設安檢好幫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本在各行各業都嚴重缺乏人力下,陸續有企業開始引進機器人,協助公司內部的基礎設施安檢。像是民間的資訊中心,需要每日檢測儀錶數據,但以人力來進行,每日得花費幾個小時檢驗,在引進機器人執行後,只要原本檢驗時間的一半就能解決,省時又省力。

沿著地上鋪設的地板前進,機器人準備前往儀表板區域,檢驗顯示的數據跟拍照。這是日本東京一家資訊中心,因為提供雲端服務,設施內部用電量龐大,因此每日都要檢驗電壓與供電情況。

但中心內部需要檢驗的儀表將近200個,按照企業規定每一個都得目視確認數據,以人力執行工作,每日都得花費幾小時確認,在人力嚴重缺乏下很難天天執行這項工作。

資訊中心最後決定引進機器人,並且在機器人身上,配載3台照相機,為機器人設定自動巡邏路線、拍攝角度與高度後後,畫面就自動回傳資訊管理部門,讓檢驗工作效率提高到2倍,花費時間減少一半。

資訊中心職員奧村友佳表示,「安檢工作非常需要人力執行,在利用機器人的前提下,業務流程自然就發生變化。」

日本在高齡少子化的影響下,15歲到64歲勞動人口總數逐年減少,讓各行業都嚴重缺乏人力。但各行業的基礎設施安檢、保安工作需求高,讓機器人開發相關公司,開始客製能為委託企業工作的產品。

機器人開發公司執行長松井健說:「這能讓像是高齡者就算離現場很遠,也可以利用機器人工作、創造出新的工作模式。」

另外也有東京的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危險的安檢工作設計出「蛇型機器人」,提供建設公司使用,可以進入狹窄、人體不便進入的地方。像是大樓或工廠內部,設置的地下排水坑道,因為會安置排水與各種管線,長年累積容易衍生沼氣、二氧化碳濃度很高,就能利用搭載照相機、攝影機的「蛇型機器人」,在內部穿梭、回傳現場情況。

建設公司課長戶澤浩斯認為,「因為核心工作必須由人來執行,我們將員工集中在需要高度技能的工作上,不需要人力執行的工作就漸漸以自動化機器取代。」

以機器人代工的方式,緩解日本各公司人力荒的問題,也讓2023年的安檢、保安機器人的銷售量大增,達到2022年的2倍,成了未來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