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
-
英音樂家為廢棄鋼琴找新主人 若不堪用改做裝置藝術
|全球英國愛丁堡一位熱愛鋼琴的音樂家,為了不讓被丟棄的鋼琴平白成為垃圾,創立了「鋼琴跑道」這個公益團體,廢棄的鋼琴如果堪用就找個新主人。如果不行就拆下木板成為裝置藝術,甚至建立表演用的小劇場。
-
貝多芬頭髮DNA揭密 生前罹B肝恐因肝病離世
|文教科技DNA去氧核醣核酸,幫助科學家揭開生物遺傳之謎;這些生物分子訊息背後,也隱藏著許多故事。英德兩地科學家,從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頭髮進行DNA檢測,發現他生前除了耳疾和腸胃道問題,還具有肝病的遺傳風險;同時也感染B型肝炎,極可能是他致死的病因。
-
灣聲國際音樂賽7月登場 邀知名音樂家來台任評審
|文教科技致力於讓古典音樂台灣化的灣聲樂團,今年7月將主辦全球唯一一個、以台灣為主題的古典音樂大賽「灣聲國際音樂大賽」,首屆將以弦樂四重奏為主題,邀請國際知名音樂家擔任評審,希望透過大賽,讓台灣音樂美好,更加綻放。灣聲樂團後援會長施振榮表示,「希望把台灣經典的音樂呢,古典或者經典能夠普及化,那普及化經過過去5年的新年音樂會,普及化達到初步的一個結果,那更重要的接下來就是一個國際化,自己的聲音,世界來聽。」成
-
傳唱音樂家毛可鑑遺作《鯉魚潭之歌》歌頌家鄉之美
|地方花蓮鯉魚潭是台灣東部最大內陸湖泊,相傳因為似鯉魚而得名,一直都是在地旅遊勝地,而為了歌頌鯉魚潭之美,花蓮在地合唱團特別將已故素人音樂家毛可鑑老師遺作《鯉魚潭之歌》,在湖邊傳唱。
-
詩人陳義芝.音樂家瞿春泉 光榮提臺北文化獎
|今仔日佇中山堂有臺北文化獎的頒獎典禮,今年著獎的兩个文化人,一个是長期用無仝媒介、推廣文學的詩人陳義芝,另外一个是共國樂佮臺灣本土戲曲,創新結合的臺灣囝婿瞿春泉。
-
兩廳院音樂會宣傳貼文 疑反諷《數位中介法》
|生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推動「數位中介服務法」,研擬將臉書、PTT等網路平台可能會出現的違法,或是假訊息納管,引發廣泛討論。結果兩廳院的臉書在昨(22)日PO文,要宣傳音樂會,內文搭配知名音樂家,不符合當時代限制而被刪除的圖片,剛好就和數中法的時事哏類似,又再次引發話題。
-
遠赴比利時學爵士鋼琴 邱立婷入圍金曲獎兩項大獎
|生活即使疫情嚴峻,也無法阻擋音樂工作者的創作力。為了追逐音樂夢,爵士鋼琴音樂家邱立婷,放棄了電腦工程師的優沃薪水,遠赴比利時修習爵士鋼琴。回台後,她籌到經費,去年底順利發片,就一舉入圍本屆金曲獎兩項大獎。
-
戲曲中心史擷詠紀念展 回顧精彩音樂創作人生
|十冬前因為心臟病過身的音樂家史擷詠,捌替真濟電影、廣告、紀錄片配樂,著過金馬、金鐘、金曲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這馬辦特別紀念展,望後輩透過伊的手稿、文物,閣一擺感受伊用聲音、結合各種藝術的跤跡。 學生演奏台灣音樂家史擷詠,在生創作的經典樂曲,綠色夢土、種一个夢、因為夢,感念伊別世10週年。 史擷詠2011年因為心臟病過身,食到53歲,替上百齣電視劇、電影、廣告和紀錄片編曲、配樂,伊的音樂創作也受金鐘
-
緬甸政變》Z世代主導緬甸示威 吸引全球關注
|地方28歲緬甸示威者,打扮成超級英雄,試圖想要拯救世界。變身前的他,是一名青年創業家,本來以為在民選政府領導下,會有一片光明的未來;沒想到軍方發動政變,顛覆了他們的世界。 示威者說:「我們的示威會是完全與以往不同,比起上一代的人的抗爭手段,我們的想法、創意和策略更上一層樓。他們不能打敗我們,我們一定會贏。」 有人選擇化身為英雄人物,也有人透過音樂傳遞自己的理念。25歲的音樂人韋莫昂,在網上找到一群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