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修正學倫案審理原則 擬分2階段最快2月公布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年來,部分政治人物的論文抄襲引發社會關注。教育部表示,委託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研究已有共識,學倫審理將分「專業調查」和「審議決定」兩階段進行,提供給兩造的調查結果,內容的簡繁也有一定標準,最快2月公布。
2022九合一選舉前,多位政治人物身陷論文抄襲風暴,但審議結果,有學校公開說明,也有學校僅以文字各別通知檢舉人和當事人,引發社會疑慮。
教育部表示,去(2023)年委託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研究,處理的共通原則已有共識。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指出,「第1層是屬於學校的學倫專業調查的委員會,第2層是說這個案子要提到校內,因為它可能涉及到老師的聘任,他們學校還會有學倫處理的1個委員會。」
學倫審理將分專業調查和審議決定兩階段進行。公開給當事人和檢舉人的調查報告也有一定標準。至於學倫案調查結果,協會表示,報告建議仍以「去識別化」為原則,仍待教育部決議。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周景揚表示,「一般來講都是會去識別化,但是偶爾有些比較社會上關注重大的事情,可能有一些例外。根據國際的慣例,比較重大的事情可能也很難去識別化。」
周景揚說,過往各大學處理學倫案作法規定不一,未來有標準可以依循。
教育部表示,正檢修學倫案件處理原則,最快2月公布,但若當事人和檢舉人拿到調查結果又自行公布,因不在學倫案規範範圍,尊重個人決定。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