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鐘」距午夜僅剩90秒 科學家:核武、戰爭及氣候變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芝加哥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23日依循往例公布了末日鐘的時間表,也就是「人類有多接近自我毀滅」的象徵性指標。科學家連續2年將指針調到距午夜剩90秒,稱核武競賽、烏克蘭與加薩戰爭,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使人類面臨更大的滅亡風險。
原子科學家一年一度的世界末日預言報告,把末日鐘定在距離午夜只剩90秒的時間,這是末日鐘於1947年設置以來,連續第2年最接近世界末日的時刻。
理由是美國、中國、俄羅斯大國間的核武競賽,烏克蘭以及加薩戰爭、氣候變遷、以及AI人工智慧與新生物科技等顛覆性科技帶來的風險。
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太教授葛拉瑟說,「中國正在增加核武數量,已經來到500枚核子武器,且第一次,至少是我成年以來,華盛頓方面在討論美國的核武數量將要增加,才能與俄羅斯和中國的總數相匹敵,所以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正在搞一場三方的武器競賽,這是前所未有、令人相當憂慮的,所以今年就核武來看,情況相當嚴峻。」
末日鐘是由奧本海默、愛因斯坦等第一批研發核武的科學家所設立的,他們親眼見到了核武在日本廣島、長崎所造成的毀滅性威力,希望藉這個象徵物,向大眾示警、對領導人施壓,以確保核武永不再被使用。
末日鐘的指針被移動了25次,去(2023)年首度被調到距離午夜僅90秒,來到23時58分30秒,是滅亡風險最高的時刻,而今年是維持不變。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