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洗禮展典雅 台博館建築獨特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位在台北市二二八公園旁的台灣博物館,不但是國內最古老的博物館,而且博物館建築本身,更是少數保存完整的古蹟,今年台博館剛好滿一百歲,館內推出了一項建築特展,要帶民眾換個角度,來看這棟古蹟建築的前世今生。
從一樓大廳抬頭仰望,大片的圓形彩繪玻璃,透著天光,既鮮豔又瑰麗,和館內十多根巨型圓柱、相映成趣。經過了百年歲月的洗禮,台博館羅馬式的圓形屋頂,和希臘式的多立克圓柱,依舊是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的典型。
這是民國四十四年、當時政府在台博館慶祝光復十週年的情景,在故宮、世貿都還沒有興建的年代裡,台博館是國內主要的展覽場地。不過,很少人知道的是,1908年落成的台博館,前身其實是座媽祖廟,日據時代才改建成博物館,而當時耗資25萬日幣的經費,全是來自台灣人民的捐獻。
1945年5月那場大轟炸,鄰近的總統府和臺大醫院,都被炸得面目全非,唯獨台博館的本體建築、幾乎是毫髮未損。不過,建築本身雖然完整保存下來,但今日的台博館,卻也面臨著空間不足的問題。
對面的土地銀行正在整修,預計半年後就能成為台博館的分館,未來還將陸續納入台北舊城區的閒置空間,成為博物館群,以往民眾來館內參觀,總是來看特定的展覽,不過,這次台博館卻要大家換個角度,來看博物館建築本身所蘊含的歷史風華。
記者蘇玲瑤、劉漢麟 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