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藝術家優席夫,在家鄉花蓮玉里鎮打造馬賽克藝術牆,去年獲文化部頒發公共藝術獎,但他近日發現一旁道路修補水管回填馬路卻坑坑疤疤,氣得控訴施工單位把他和族人的心血毀了。
花蓮秀姑巒溪遊客中心使用已超過30年,去年918地震後許多建物毀損,必須重建,其中最受矚目的大頭目圖騰柱也因為屬排灣族,與在地原住民文化無關聯,東管處決定拆除。
花蓮永豐國小轉型為阿美族實驗小學後,學校發現部落族人相關族群教材相當少,於是自行製作教材,出版了一本名叫《大樹根》的音樂繪本,幫助孩子學習族語,也傳承阿美族文化記憶。
推廣人與自然永續共存的「里山」「里海」倡議,其中「里海」倡議,是近幾年來政府和民間進行的人與海洋和諧共存計畫。但其實靠海的原住民,在早期就有這樣的生活規範,依照一整年海中生態的變化取用隨季節而來的生物,而且夠用就好。這樣的生活模式,台東林區管理處特別和東海岸阿美族都歷部落合作,訪談當地耆老和觀察部落族人生活,出版了一本「都歷海事」的繪本書,介紹部落一整年跟海和平共榮共存的行事曆故事。
台東縣今年起推出海洋遊憩的藍海生活節觀光活動,17日邀請也是在太平洋的美國夏威夷原住民,帶來南島支架舟參加開幕,並且和台東的阿美族一起用傳統方式祈福,再次證明南島民族關係密切。
旅英藝術家優席夫,在2020年曾經和其他藝術家,一起帶著花蓮的當地居民,完成馬太林藝術牆,不過現在有民眾發現,屏東旭海草原遊樂區,出現類似的圍牆設計。
每年冬天農忙之後,位於關山鎮的電光社區都會舉辦電光農村趣的慶典,內容有阿美族對抗清兵的雷公火之役戲劇表演,也有由部落裡阿美族與客家居民共同參與的巴歌浪完工宴。部落歷史的戲劇表演,成為族群創生的核心動力,就算偶有挑戰、困境,但時間永遠是他鄉變故鄉的最佳潤滑劑。
台灣需要第七個直轄市嗎?日前新竹縣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的議題,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不反對,苗栗縣長徐耀昌則主動表態應把苗栗一起併入。隨著台灣社會結構的改變,在國土規劃上需要中央和地方雙向整合的仔細考量,這樣不論直轄市或一般縣市的民眾,才能在有限資源下安居樂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