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失智人口大幅上升 安養院設假公車站降低焦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病患人數也快速增加。失智病患因為腦部退化,不但容易健忘,還會產生記憶混亂,行為與情緒也因此大受影響。瑞典一家養護中心設置假公車站牌,幫助焦慮的失智住民轉移注意力。荷蘭則打造旅遊車廂和船隻,幫助失智長者喚回美好記憶、平撫情緒。
走進斯德哥爾摩西南方的南泰利耶市一家養護中心,會發現這個走道很不尋常,標示979路線的公車站牌高高掛,養護中心解釋,這是專門為院內失智長者設計的公車站。
養護中心經營人瓦伯格表示,「這是我們4年前設立的公車站,計緣由是用來轉移住民的情緒,坐在這張長椅就能聊天。」

經常陪伴失智住民在假站牌等公車的瓦伯格說,病人會因為焦慮的情緒而吵著要回家。藉由陪伴等公車時聊天說話,能轉移長者的注意力,幫助他們回復平靜。瓦伯格說,多數的失智長者會在黃昏時出現在公車站,焦慮程度較高的住民一天甚至會來好幾趟。
養護中心經營人瓦伯格補充,「他們會打包好行李,這裡就成為轉移情緒的地方,可以坐下來談他們要去哪裡、以前在哪裡工作、晚上想吃什麼等等。」
德國一家養護院在2008年首先採用假公車站的作法,許多原本因為不安而遊走的失智住民看到站牌之後就停下腳步,減少逃院事件的頻率。
瓦伯格從住民的體驗情況觀察到,在熟悉的場景與人對話,確實能舒緩失智症病患的焦慮。
養護中心經營人瓦伯格認為,「起初我提出假公車站的想法,很多人覺得我在開玩笑,但實施後會發現真的有效,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工具,讓失智住民有熟悉東西一直在這裡。」
荷蘭養護機構也運用相同的作法,幫助失智長者從熟悉的記憶穩定情緒。
荷蘭阿茲海默學會與國家鐵路局合作的懷舊旅遊車廂,在牆面仿造的火車窗戶裝上大銀幕,播放實景的走馬影片,營造搭火車旅行的體驗。

在荷蘭胡瑞歐佛弗拉凱島的養護中心住民多半是退休漁民,這裡有一艘和實際船身一樣大的互動船,仿照漁船的擺設,掌舵時邊觀賞海景,搭配音樂和海鷗鳥等聲音,幫助失智的船員住民喚回在海上的人生記憶。

楊子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