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太空垃圾氾濫成災 恐以10倍彈速打穿衛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各國積極部署登月計畫與太空探索,細數過去到現在的發射任務,人類製造的太空垃圾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地球周遭的空間,布滿發射失敗的太空殘骸;這些太空垃圾以相當於子彈10倍的速度,在軌道附近飛行,輕易就能打穿衛星和飛行器,嚴重威脅太空任務。現在英國研發偵測殘骸動向的系統,希望掌握太空垃圾的動向。

我們始終認為宇宙浩瀚無垠,但地球周遭其實早已布滿人類製造的太空垃圾。歐洲太空總署根據數據模型,預估地球軌道附近大小超過1釐米的殘骸,總計超過1.7億個,1公分以上的殘骸至少有70萬個。

像螞蟻大小的1釐米殘骸聽起來沒什麼,但這些殘骸以2萬4千多公里的時速在太空中亂竄,威力相當於子彈的10倍,一旦擊中運行中的人造衛星和太空飛行器,可貫穿儀器面板,損失難以估算。

歐丁太空新創公司創辦人泰瑞特表示,「答案很簡單,就是很危險,會愈來愈危險,這是愈來愈嚴重的問題,殘骸是製造更多殘骸,當殘骸碎片開始撞擊其他殘骸,便造成碎裂,結果會造成更多碎片。」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天文教授殷培(Chris Impey)8月底撰文指出,「登月和太空任務產生的垃圾沒有任何國家出面處理,理由和聯合國在1967年生效的『外太空條約』與和1979年『月球條約』有關,條約規定月球資源與外星體的探測不該隸屬單一國家。各國爭相進行太空探勘,對垃圾問題置之不理,也危及未來太空探測計畫的安全性。」

殷培也示警,「目前地球上空約有7千700顆衛星,因為SpaceX民營發射技術的精進,2027年前又將新增好幾萬顆用於網路通訊、農業與氣候監測的衛星,可預期的是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量將激增,也提高殘骸破壞衛星設備的機率。」

針對愈來愈多的太空垃圾,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開出第一槍,針對衛星服務商Dish Network未能妥善清理殘骸而開出首張太空垃圾罰單,罰金約合490萬元台幣。

目前1公分以上的太空殘骸可透過雷達和衛星進行追蹤偵測,而英國歐丁太空新創企業從危機找商機,研發出安裝在衛星上的輕量探測系統,號稱可偵測0.1公釐大小高速飛行的太空垃圾。

歐丁太空新創公司創辦人泰瑞特說明,「歐丁太空的目標,是對99%的殘骸進行地圖繪製,它們對現有偵測技術而言太小,殘骸的飛行速度非常快,對衛星構成巨大威脅,很重要的是要將衛星放在正確的軌道上,並適當地進行保護。」

偵測系統的原理,是衛星外部的面板上裝設感應攝影機,根據撞擊產生的聲波震動,偵測出殘骸的大小與飛行方向。

歐丁太空新創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詹姆斯紐指出,「當殘骸撞擊這些面板並穿透時,我們在面板上裝設感應器,它們會接收撞擊造成的振動。我們根據數據,分析數據判斷碎片大小、飛行速度有多快、飛行方向是什麼。」

這些裝有感應器的面板可安裝在其他的太空船或衛星上,串聯的感應器網路就能提供軌道環境的即時實況。

歐丁在6月將第一批感應器安裝在義大利的小型衛星發射器,目前正在進行軌道繞行,預計在10月開始收集殘骸數據。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