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2025年開始徵收碳費 工總盼標準接軌國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星期二剛正式掛牌的環境部,現在卻宣布碳費徵收將延後一年。環境部澄清,本來就規劃先在2024年開始計算徵收對象的排放量,從2025年開始繳交,並無延後。此外環團也關切碳費費率的公布時間;工總則強調,希望碳費徵收可以接軌國際。

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才共同為環境部揭牌,宣示2050達成淨零排放。

然而環境部才剛成立,卻宣布延後一年徵收碳費。

環境部鄭重澄清並無延後,強調《氣候變遷因應法》2月才施行,碳費徵收要以完整年度的排放量來計算,因此本來就規劃從2024年起計算、隔年收費。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說明,「必須要累積2024年整年的排放量,為我們的徵收基礎,這樣廠商才能夠依照排放量來進行繳費,繳費的期程當然是2025年。」

工總表示,企業當然希望越晚收碳費越好,但已經有心理準備,希望收費期程與費率都能與國際接軌,也希望碳費徵收能先低後高、分階段滾動檢討。

工總副秘書長邱碧英表示,「如果我們現在徵收的碳費,可以完全跟CBAM(歐盟碳關稅)對接,我想產業界其實即便是覺得有點增加成本、覺得有點痛,但是也可以接受。他要有完整的配套可以接軌國際。」

環保團體則關切宣布碳費費率的時間,認為應盡快在年底之前,拖到明(2024)年恐怕不利企業規劃。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認為,「如果不能夠訂定下來的話,至少也可以比照像是新加坡的方式,去提出一個範圍,讓業者可以在做減量政策規劃的時候,有一個價格的依據。」

環團認為費率不應訂得太低,應從每噸500元起徵;工總希望參考其他已開發國家的訂價,不要只參考單一個國家。

環境部強調,費率將在年底前跟各界研商,也重申開徵碳費影響層面廣泛,始終以嚴謹態度進行溝通,並無三度延後之事。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