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跑道ETC以App記錄里程 使用者指上傳待改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彰化縣府為了增加民眾的運動意願,向體育署申請補助600萬,在全縣設置了50處智慧跑道ETC系統,其中48處在縣內國中小校園,民眾只要下載APP,再登入縣府的線上平台網站,就可以記錄里程和排名。但有民眾認為,APP上傳方式不夠友善,帶著手機跑也不方便。
曾老師拿起手機,看到累計的跑步里程,很開心達到設定的標準,而跑步成績單越來越豐富,靠的就是校園建置的智慧跑道。
試用老師曾郁馨說道,「可以看一下排名,或者是有個督促自己,然後可以換個小獎勵,覺得還不錯。」
彰化縣府利用體育署的600萬補助,在全縣設置50處的智慧跑道ETC系統,其中48處位在縣內的國中小操場。
運作方式是在操場兩端設置訊號點,民眾手機下載APP,註冊成為會員後,只要經過訊號點,就可以記錄圈數和里程,再上傳到縣府線上平台網站,還可以納進排名。
試用學生提及,「(之前)假如有時跑到忘記,這樣就沒辦法記錄自己要跑幾圈了。」
彰化花壇國中校長涂明秀表示,「上課的運用上面能夠更凸顯,孩子在運動在累計他的時數上面,還有他的多元表現上。」
校長說這套系統還在試用期間,也帶起一波運動潮。但有老師實際試用發現,跑步時得帶著手機跑,不只笨重、也擔心手機掉落。而且跑道的訊號點是以手機藍芽辨識,後續上傳資料到網站,好幾次都沒有成功。
試用老師楊佳和指出,「APP它是用GPS感應,但官網這兩個(訊號點)系統是用藍芽感應,(一開始)上傳失敗,又測了幾次,又都不行呀。」
彰化縣教育處副處長張淑珠說道,「未來我們會再積極爭取體育署這計畫的第2期計畫,我們希望再多設更多點。」
縣府表示,目前這是領先全台的作法,希望以環境升級提升民眾運動意願。由於才剛上線不久,將會廣納使用者意見進行軟體修正,再研議擴大設置的可能性。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