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1月CPI年增6.4% 蛋價一打逾5美元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4%,高於市場預期,也讓聯準會的升息之路延續。而當地在去(2022)年經歷禽流感還有原物料通膨,讓雞蛋價格高漲,2月才開始回落。除此之外在菲律賓,則是出現洋蔥比肉貴的價格之亂,當局緊急進口,又碰上本地洋蔥的採收期,對農民造成傷害。
美國雞蛋價格漲翻天。因為去年禽流感疫情嚴重,連同蛋雞在內撲殺了超過5800萬隻,影響供應,加上飼料價格與包裝、運輸、人工成本節節高升。
勞工局統計,蛋價與去年12月同比,上漲了138%,達到一打4.25美元,月底更飆破5美元,平均每顆要台幣十幾塊。
民眾高呼不合理,減少消費;農民組織也呼籲公平交易單位徹查幾家龍頭蛋商,是否涉及哄抬價格。
所幸2月起,批發價格明顯下跌,已經比去年高峰值下降大約一半,零售價也可望逐漸回穩。
加州蛋農西立克指出,「很多受禽流感影響,被迫減少雞隻的農場,重新擴增族群,也開始下蛋了,這點很好。聖地牙哥的缺貨情況越來越少,我們的人流量也開始趨緩,代表雞蛋在超市更容易取得。」
而在東南亞的菲律賓,則正歷經洋蔥漲價之亂。去年8個月內,價格翻漲到10倍,每公斤超過台幣1000元。
但辛苦的農民仍然無法多賺到錢,因為當地一年一收的洋蔥,正要進入主要收穫季。總統兼農業部長小馬可仕卻到此時,才緊急進口2萬1000噸洋蔥平抑價格,迫使農民提早搶收、低價出售。
種植洋蔥農民塔文表示,「我們很緊張,因為我們就靠收成生活,但他們同時還進口,我們就完了。不管收成多好,如果價格低迷,就賺不到錢。」
除了進口時機不對,還有盤商長期囤積與哄抬價格的問題。專家批評農業部門管理不當,錯誤政策讓底層農民與消費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馬可仕政府坦承,應對糧食安全與農業生產力的挑戰有所不足,農業部門即將改革重組,回應外界要求任命全職專業農業部長的呼聲。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