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媽祖2/12起駕 「粉紅超跑」儀式、禁忌一次看

苗栗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往雲林北港朝天宮徒步進香,已近200年歷史,每年吸引數十萬名信眾參與。
進香途經苗栗、台中、彰化、雲林等4縣市,全程約400公里,是目前全台歷史最悠久、保留最傳統的進香文化。
今年進香日程?

每年進香日程,由爐主在前一年農曆12月15日擲筊請示,每個時程都以3聖筊為主。
相較於往年大多於農曆3月開跑,今年確定在國曆2月12日出發、2月17日進火,並在2月20日回宮,全程共9天8夜。上一次在農曆正月出發,已是15年前。
放頭旗、進火、遊庄、開爐
起駕前3天,廟方將以放頭旗的方式昭告四方,為進香揭開序幕;出發當日,媽祖會在登轎前更換新衣,與後龍鎮的山邊媽祖在拱天宮會合後,共程神轎正式出發。

媽祖抵達北港,將依往例停駕北辰派出所,在被稱作「香燈腳」的信眾陪同下,前往北港廟前大街。鑾轎將以正面面向朝天宮,時辰一到,便在群眾「進喔!進喔!」的呼喊聲中,三進三退衝進朝天宮。

當晚舉行進火儀式,以朝天宮終年不滅的光明燈,引燃金紙到萬年香火爐中。誦念吉祥疏文與香燈腳名冊後,再引聖火至白沙屯火缸中,並送入香擔;封上封條的香擔,一路引回白沙屯不得熄滅。


北返至通霄秋茂園時,舉行換轎儀式,兩位媽祖一同看戲後再各自回宮。此外,由於神轎前的帆布在進火過後便會放下,因此換轎為媽祖回鑾途中首次面世,信眾對媽祖的祭拜稱為「頭香」。
回宮12日後開爐,廟方將火缸中的香火添加於廟中香爐。收起火缸與頭旗、享用象徵圓滿的湯圓後,進香活動到此落幕。

白沙屯媽祖進香特色為何?
白沙屯媽祖被視為最有個性的媽祖,每年進香天數與路線皆不固定。
媽祖會透過神轎前後、上下擺動等動作,引導轎夫前進。偶有跋山涉水,也會深入民間互動,符合其親切愛民的形象。
此外,由於神轎轎頂覆蓋粉色布簾,加上進香期間移動快速,因此該鑾轎也被稱為「粉紅超跑」。

香燈腳需要注意什麼?
每位報名的香燈腳,都能領取進香服、帽子、臂章等配件;姓名也會被寫入疏文中,於進火儀式時稟報媽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家有喪事者,一年內應避免參與進香。

報名成為香燈腳,有一定的義務要履行。出發前3天必須吃早齋;傍晚也應犒軍,帶著進香旗祭拜拱天宮廟外的頭旗,並準備飯菜置於廟外。
進香期間,每天清晨出發前,須向媽祖上香稟告隨行,稱為「起馬」;夜晚神轎駐駕過夜前,也得以「下馬」儀式,感謝媽祖保佑平安走完當日路途。
而媽祖鑾轎、香擔、頭旗,均為進香的重要聖物,不可隨意觸摸。
行進間,食衣住行如何安排?
拱天宮副總幹事林幸福指出,進香過程中,食宿需自行打理;沿途若有信眾提供,應心存感激。他提醒,易引起腸胃不適的食物,例如冰水、芭樂、油飯,要斟酌食用。
穿著方面,由於本次碰上農曆正月,天氣多變,建議採取洋蔥式穿法,並搭配較寬鬆的衣物與鞋子,避免起水泡也方便行動。

至於行進間的移動,為顧及地方交通,林幸福呼籲自行開車、騎車者,不必與徒步隊伍隨行,而是建議超前5至10公里,待隊伍通過後,再尋求替代道路前進。尤其今年回程採急行軍,更應進行人車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