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人力缺工 德國研發機器人投入蔬果採收

日新月異的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從機械手臂到無人機,今(2022)年都有更多方面的應用。

疫情期間不少國家缺工問題嚴重,草莓沒人採怎麼辦?這款德國研發的採收機器人可以幫上忙,擁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貝瑞,不僅能夠辨識水果的位置,還可以分辨品質和成熟度,只有整顆紅潤飽滿的草莓,才會輕輕採下放進盒子裡,一個小時就可採收10公斤。

採收機器人研發業者布朗說道,「人類可以做得更多,但機器人可以一天24小時,每週工作7天。」

而在以色列,有人利用無人機來採收蘋果,同樣可以發揮類似效果。至於在沙烏地,則是有電動車業者,讓將近1350架閃亮繽紛的無人機同步起飛,點亮阿拉伯夜空,排列出史上最大、可掃描的QR Code,成功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金氏世界紀錄資深經理蓋德提及,「無人機編隊至少要保持靜止5秒鐘,任何無人機脫隊或者燈光熄滅,紀錄都不算成功,挑戰就會失敗,最後QR code必須是能運作的,這也經過測試。」

機器人和無人機的日新月異,讓人類生活更加便利更精彩,但面對塑膠垃圾的威脅,有什麼辦法可以克服呢?西班牙科學家發現,這種大蠟蛾的幼蟲,竟然能進食並分解常見的聚乙烯塑膠袋。

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研究員柏托齊妮表示,「所以我們在這種動物的唾液中,發現了兩種可以氧化和分解聚乙烯的酶。」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蠟蛾幼蟲唾液中有兩種蛋白酶,只需幾個小時,就能在室溫環境下將聚乙烯分解成小聚合物,希望能進一步擴大這個功能,生產更多的酶。這項生物科技的新發現,如果能夠大規模廣泛應用,將有助解決塑膠汙染問題。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