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鐵橋光環境依節氣變換 獲瑞士LIT照明設計獎優勝獎

為了活化歷史古蹟虎尾鐵橋,雲縣府斥資500萬元執行鐵橋光環境設置,平日晚間以白光營造鐵橋照明,再運用五色追光動態燈光,象徵五分車穿越鐵橋意象等,今年8月正式啟燈後,近期虎尾鐵橋從世界51個國家、65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瑞士LIT「橋梁與基礎設施照明組」優勝獎肯定。

虎尾鐵橋是日治時代,因應載客運貨在西元1931年興建,長度400多公尺,但目前已經沒五分車通行,為活化歷史古蹟,今年初雲縣府斥資500萬,規畫虎尾鐵橋及周邊光環境設置,配合24節氣與四季變化,要讓虎尾鐵橋展現新風貌。

弦築影照明設計總監林靖祐表示,「再來冬至再來春分,春夏秋冬會在當天,我們鐵橋會呈現不一樣的顏色,這顏色就告訴大家時間到了,這一年當中季節開始改變了。」

雲縣府文觀處表示,虎尾鐵橋今年8月份啟燈至目前,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也成為雲林夜間打卡觀光景點,近期從51個國家、650件作品中,獲國際三大照明設計獎項之一的「瑞士LIT照明設計獎」肯定,在「橋梁與基礎設施照明組」拿下優勝獎。

雲林縣政府文觀處處長陳璧君表示,它是隨著五分車律動,會有聲音模擬,然後隨著光影,整個437公尺鐵橋會隨著光影,直接有個律動,甚至會有不同顏色,讓大家有種沈浸式,體驗式的感受。

文觀處也說,目前正值虎尾糖廠製糖季,全台僅剩虎尾糖廠有以五分車運輸甘蔗原料,百年歷史虎尾鐵橋,也是過去五分車最重要幹道,現在再加入夜間光環境,希望將百年鐵橋營造成新景點,賦予古蹟嶄新風貌。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