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二戰防空洞變身垂直農場 隔熱又吸收碳排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英國倫敦有一處深入地下33公尺的二戰防空洞,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栽種蔬菜的垂直農場。不只有隔熱功效,還能協助吸收碳排放量,加上在地自產自銷,碳足跡減少。
在LED燈的照射下,一株一株的蔬菜,賣相看起來都相當可口。位於英國倫敦的這處室內垂直農場,完全看不出深埋在地底33公尺深的地方。這座農場的前身,是英國二戰時期的防空洞,現在卻發展成栽種蔬菜的農場。

零碳農場業務發展總監奧莉維亞說明,「我們種植這種農產品,是為了供應新鮮農產品的行業,也為了開發市場。我們使用的方式,是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循環水,能夠一年365天不間斷地種植農作物,並且對環境的影響很小。」
在這裡產出的蔬菜,用水、用肥料的量,比傳統農業少了7成到9成。農作物成熟後,能在兩小時內,就透過餐廳、超市,出現在餐桌上,地產地銷的形式不會增加碳足跡。另外,農場不僅隔熱,還能協助吸收碳排放量,創造永續環保的環境。

奧莉維亞指出,「我們在離地面33公尺以下,就在商業街下面。我們擁有這些絕緣材料,意味全年都能維持非常穩定的溫度。農作物基本上整天都有著完美的生長環境,還有蔬菜保鮮期很長,也能因為這種事減少食物浪費。」
奧莉維亞表示,現在的農業發展面臨氣候變遷跟供應鏈問題,加上烏克蘭情勢跟新冠疫情,以及2050年地球上預估還會增加20億人口的影響,必須以更多方式,來生產糧食供應全球人口。但因為地球上沒有更多的空間可以進行這項事業,只能以替代方式支持傳統農業生產糧食。
農場種植人員托馬索說:「這個行業的未來一片光明。我認為真正成為關鍵或中心要素的,是正確應用技術,以及對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參數,更廣泛控制的研究。」
因為地產地銷,蔬菜的鮮美度頗受在地民眾與餐館喜愛,業者預計將在2023年翻倍拓展種植面積,應對零售業者跟餐館的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