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魯野火肆虐危及駱馬保護區 珍貴生態付之一炬

南美洲祕魯南部的駱馬保護區,最近遭野火肆虐,許多珍貴生態付之一炬,還有15隻駱馬被燒死。而鄰近的蘇利南和蓋亞那,最近則陷入環保和經濟發展的兩難,這兩國原先都是低碳排國家,但最近發現海上石油礦藏,如果開採,當地生態恐怕發生變化。

熊熊烈火不斷延燒,鄰近草叢全被火舌吞噬,10幾隻駱馬更是嚇得拔腿狂奔。南美洲祕魯南部的庫斯科地區,最近爆發森林野火,火勢一路擴散到駱馬保護區,危及棲息在當地的600隻駱馬。

祕魯災害風險管理和安全區域辦公室主任阿巴卡表示,「波馬坎奇的駱馬保護區有15隻駱馬死亡,這是我們掌握的最新訊息。」

除了15隻駱馬不幸喪命,還有50隻駱馬傷勢嚴重。庫斯科地區過去4天發生超過300起野火,不少珍貴的動植物付之一炬。儘管當局緊急搶救,並在週二撲滅火勢,但保護區內9成土地幾乎已被摧毀。

同樣位在南美洲的蘇利南及蓋亞那也面臨生態難題,這兩個人口都不到百萬的國家,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樹木覆蓋率,可以隔離大量二氧化碳,加上經濟規模小,碳排放量也很低。

事實上,蘇利南是全球唯3的負碳排國家之一,也就是移除的碳排量超過排放量;蓋亞那則聲稱是碳中和國家。不過在兩國發現豐富的海上石油礦藏後,情況恐怕改變。

蘇利南總統桑托基表示,「石油和天然氣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利用石油和天然氣的收入,讓經濟多樣化。」

蓋亞那總統阿里表示,「這是現在和未來幾代人的財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這些財富和收入的一部分,來建設能帶給人民機會的產業。」

蘇利南和蓋亞那是南美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基礎建設匱乏,人民多數活在沒有水電醫療的情況。因此發現石油資源時,兩國異口同聲表示要開採石油改善經濟,民眾也充滿期待。

蘇利南民眾索托說:「有大筆的錢會改變很多事情。」

蓋亞那民眾布雷斯為特說:「我願意留下來,如果有發展和就業機會,有資金投入,我會留下來,但如果沒有進展,我就會走。」

環保人士波爾說:「我不是說大家得保持貧窮,我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權利,但我們可以用聰明的方式來做到。」

環保人士則認為,經濟發展和環保不必然互斥,維持碳信用帶來的經濟效益,比石油和天然氣來得多,呼籲政府謹慎思考。雙方暫無共識,這場生態和經濟的拉鋸戰勢必會持續好一陣子。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