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助中企在台設據點挖角 威通科3人遭起訴
陳冠勳 郭俊麟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速通半導體公司涉嫌和台籍郭姓父子合作,在台挖角我高科技人才,研發無線通訊晶片,遭檢方依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罪嫌起訴。面對紅色供應鏈持續滲透,如今中資還會透過入股第3地企業來台投資,調查局統計,已經查獲超過40家在台公司,幕後都由中資主導。專家表示,必須從源頭管理,加以防制。
把帽沿壓低,今年1月被檢調帶回訊問,威通科設計公司郭姓實際負責人涉嫌協助中資,作為在台據點,從事相關業務,檢方昨(15)日依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罪嫌,起訴郭姓父子等3人。
台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蔡偉逸表示,「本署偵辦大陸地區某半導體公司,涉嫌未經許可在台成立公司,作為據點發展業務,並招募工程師從事晶片研發等工作,起訴公司負責人郭姓被告等3人。」
翻開網頁,主要研發無晶圓半導體,目前也在發展WIFI 6晶片組,這是中國的速通半導體公司,被檢方發現就是幕後金主,涉嫌和台籍郭姓父子合作,在台設立「威通科」違法經營,砸高薪吸引工程師「帶槍投靠」,研發無線通訊晶片。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指出,「IC是要深耕,從20幾奈米、19奈米,不斷一步一腳印去做,因為這個中國大陸,在14奈米下他還好,因為這個東西沒那麼精緻。」
不只招兵買馬獵人才,中國企業投資滲透腳步也沒停,檢調陸續發動好幾波搜索,調查局統計,已經查獲超過40家在台公司,幕後疑似中資主導,如今手法再進化,中資透過「入股」第3地企業,化身真正外資,藉此規避審查,來台投資設公司。
調查局新聞聯絡人曾婷岳表示,「中國大陸企業轉由第3地區,轉投資公司的名義,刻意掩飾身分或資金來源,進而在台從事惡意挖角或竊密。」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發言人賴中強指出,「今天不應該叫投審會來證明對方是中資,應該是來投資的人,就要很誠實的攤開自己的資料,證明自己不是中資。」
面對紅色供應鏈入侵,專家點出,應從源頭嚴管,畢竟中資滲透不只傷害國內經濟,更衝擊國家安全,台灣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