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研究:台灣心因性猝死 約2成與心律不整有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大死因,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心因性猝死約2成與心律不整有關,而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但有3成患者沒有任何症狀,若未即時診斷治療,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3到5倍,死亡則高出2倍,若不幸感染新冠病毒,重症風險也會提高。

知名導演明金成今年2月,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送醫不治死亡,享年52歲。醫師表示,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大死因,發生猝死原因有7成和心血管疾病有關,而且近年來有年輕化現象。

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溫明賢指出,「平常的時候他沒有感覺到有心絞痛的問題,可是一旦這個粥狀硬化破裂,就會產生突發性的血栓。」

此外,國內最新研究也發現,台灣心因性猝死約2成與心律不整有關,而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約有7成心律不整患者,會有心悸、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但有3成患者沒有任何症狀,若未即時診斷及治療,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3到5倍,死亡風險則高出2倍。若不幸感染新冠病毒,重症風險也會提高。

溫明賢表示,「新冠它本身的這些病毒也會造成一些心血管凝血因子的改變的話,它就會容易產生,不管它是在血管內層皮的變化,或者是誘發這個凝血的產生,就容易產生血栓。」

醫師提醒,雖然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但是夏天高溫,水分若補充不夠,加上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也會增加腦中風及猝死風險,因此若出現呼吸困難、頻繁心悸、不明原因胸悶胸痛,及很容易疲倦等四大徵兆,就要及時就醫檢查。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