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暴雨造成8死:「半地下室」3人亡 總統尹錫悅赴現場探慰

(圖/法新社)
南韓首爾首都圈8日晚間降下暴雨,截至今(9)日下午已造成8死、9傷及7人失蹤,媒體報導這是80年來最嚴重的暴雨紀錄,總統尹錫悅已召開緊急會議徹底應對。今日中午,尹錫悅前往「3人於半地下室身亡」現場探視家屬,半地下住宅也再次引起討論。

8日晚間起,南韓首都圈包括首爾、仁川、京畿道等地降下暴雨,截至當地時間今(9)日下午3時,造成8人死亡,9人受傷及7人失蹤。連夜豪雨導致道路淹水,甚至有民眾車輛因此拋錨,受困路中央,地鐵站也有如瀑布般湧入大量雨水,《韓聯社》報導,這是80年來最嚴重的暴雨紀錄。

首爾暴雨如汪洋 警報升至最高級

《路透社》報導,截至今日下午2點,首爾累計降雨量達到451毫米,幾乎是首爾7月的平均降雨量。中央災難暨安全應對總部表示,截至下午3時,這場暴雨至少造成8人死亡(首爾5人、京畿道3人),9人輕重傷,7人失蹤。應對總部已將危機警報從「警戒」提升到最高級別的「嚴重」,並要求各單位調整工作時間,總統尹錫悅也召開防汛工作緊急檢查會議,下令迅速恢復及徹底應對。

發生在8日晚間通勤時段後的豪雨,導致交通癱瘓,許多民眾連人帶車在汪洋般的大馬路上無法動彈,一位民眾就被拍攝到坐在汽車上冷靜地滑手機等待救援,在社群平台Twitter上轉傳被稱為「瑞草洞賢者」。

首都圈有8條地鐵路線遭淹沒,一度停駛並關閉,更有網友在梨水站拍攝到雨水如瀑布般,沿著樓梯灌入地鐵站的怵目場景。總計在首都圈有1座保護牆倒塌、2座堤防潰堤、5處道路邊坡垮塌,另有80條道路、3條地下車道、26座岸堤停車場、5個公園的156條步道都實施道路管制。

淹水災情影響範圍廣大,包括首爾、仁川和京畿道,有230戶391人受災,目前安置在學校及體育館,首爾銅雀區和京畿道光明市則有269戶399人被疏散至社區中心、學校等地。

這場暴雨至今不幸造成8人死亡,其中,住在首爾冠岳區一處半地下室的一家三口溺水身亡,南韓總統尹錫悅於今日中午前往現場,探慰遇難者家屬,並表示「只有當弱勢群體安全時,大韓民國才是安全的」。此外,有許多建築物地下室淹水,陸續傳出災情與損失,南韓常見的「半地下」(반지하)住宅也再次引起討論。

《寄生上流》的「半地下」居住文化

如同《寄生上流》及《請回答1988》等影劇作品所看到的,南韓仍有許多人住在「半地下室」這樣的環境。其中的生活可說是不見天日,幾乎沒有陽光照射,從窗戶看出去就是外面的道路,空氣不僅潮濕,還混雜廢棄物、下水道的氣味,生活空間也十分狹小低矮。即便如此,仍有成千上萬人居住於此,主因是租金低廉。根據政府統計,直到2015年仍有1.9%民眾住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根據《BBC》報導,這種當代首爾常見的場景,其實可以追溯到數十年前的南北韓衝突。1968年,北韓的突擊隊潛入首爾,準備執行任務——暗殺南韓總統朴正熙,然而這項行動最終失敗,南北韓局勢更加緊張。 南韓政府擔心北韓的攻擊升級,因此於1970年更新建築法規,要求所有新建的低層樓公寓都必須建置地下室,以便國家面臨緊急情況時可充當避難所。

當時,出租半地下室是不合法的, 但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南韓城市人口從1955年的150萬激增到1990年的1000萬,居住空間不足的問題浮現,政府於是讓地下室出租合法化,造就了現在盛行的半地下住宅。

《寄生上流》劇照。(圖/IMDb)

極端氣候下的南韓防洪政策

一位南韓氣象廳官員告訴《路透社》,雖然南韓夏季經常遇到大雨,「但若沒有氣候變化的趨勢,就無法解釋為何會出現急遽增加的降雨量及頻繁暴雨」,極端氣候導致夏季延長,使得這種現象時常發生。

短時間破紀錄的暴雨,也讓南韓的排水及防洪政策受到關注,《朝鮮日報》報導,首爾市從2015年起,就花費總計1.4萬億韓元進行擴大下水道容量等改善工程,但仍無法避免傾盆大雨造成的災情。《韓聯社》報導,依據首爾《2022年預算書》規劃,今年首爾市為防洪撥款了4202億韓元,相較於2021年的5099億,減少了約896億韓元,亦即17.6%。雖然市府近日通過了567億韓元的預算案用來汰修老舊下水道設施,但這項措施明顯緩不濟急。

直到今早雖雨勢稍緩,當地部分道路仍未恢復暢通,路上停滿了泡水受損的廢棄汽車及公車,部分地鐵線也尚未恢復運行,導致通勤大亂。南韓氣象廳預測,降雨可能持續到12日,每小時降雨量可能達到50至100毫米。

(圖/美聯社)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