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勞權、人權團體籲訂供應鏈企業責任法 提升勞動人權形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聯合國通過「強迫勞動公約」92週年前夕,勞權及人權團體今(27)日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制定「供應鏈企業責任法」,確保勞動人權不被侵害,並且藉由立法提升台灣的勞動人權形象,避免受到國際社會制裁。

大聲喊著口號,呼籲政府制定「供應鏈企業責任法」,在聯合國通過「強迫勞動公約」92週年前夕,勞權及人權團體今日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制定「供應鏈企業責任法」,除了確保勞動人權不被侵害,也能提升台灣的勞動人權形象。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我們希望政府能夠訂定所謂供應鏈企業責任法,來規範我們的台資的企業,在國際上面以及國內的一些行為。」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指出,「長遠來看,反而可以增加我們台灣企業的韌性跟永續經營,尤其在因應這個侵害人權風險的時候,更有能力來這個處理損害公司企業的風險與危機。」

人權團體認為,制定這個法令可以避免台灣的企業受到國際社會制裁,也點名統一企業集團販售的番茄汁仍舊以原料採用新疆番茄,可是在中共迫害維吾爾族的事件,受到國際關注後,美日等國相繼禁止進口新疆的番茄及棉花。

台灣東突厥斯坦協會理事長何朝棟表示,「我們台灣的統一企業集團,在他的網頁上,到今天為止還是在講說,統一番茄醬是採用以新疆純淨天山雪融水,灌溉的優質番茄,我想這個部分,其實美國早在2021年1月就已經宣布禁止進口新疆的棉花(及番茄)。」

對於人權團體的指控,統一企業集團表示,集團從1992年開始就到新疆投資,番茄產品都是銷往國際,從第一天開始就符合國際的標準。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