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延燒停復課反覆 校園人力吃緊恐影響教學品質
林曉慧 沈志明/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疫情燒進校園,有班級停課又復課,又有學生確診,全班再度停課居家隔離,採取線上教學,讓家長很崩潰。停課復課輪迴,居隔縮短為3+4天,教學組不易找到其他老師代課,部分縣市的中小學老師還要幫忙發快篩和關懷包,教學人力吃緊,教學品質一定受影響。
簡易腳架放上手機,對著黑板與老師直播,濱江國小這班英語課,教室內學生和請防疫假的同學一起同步;另一堂課的老師則沒有同步直播,把作業影片丟到Google class room。
台北市濱江國小教務主任李依娟表示,「盡量以學生的需求來做考量,每一個班因為每一個孩子的需求不一樣,所以出現就是各班級的實施模式,或者是實施設備不一樣是有的。」
不同科目教學如何進行,濱江國小交由老師與家長討論決定,前一陣子全校停課5天,皆採線上課程,相對單純。一位台北市家長說,孩子們其實很熟悉線上教學,但疫情一直爆,好不容易復課又停課,有些崩潰。
國小、國中學生家長楊小姐表示,「復課一天之後,就被臨時通知說班上另外一個同學又確診,所以就繼續第二輪的居家隔離,我都希望趕快回學校上課,因為這樣我們上班的超累的,都不知道到底要在家好,還是在學校好這樣。」
家長苦笑說已經麻痺,全教會副理事長、桃園南崁高中老師張瓊方說,在考驗老師應變,而3+4居隔期更短,停課復課停課輪迴,支援教師更難找。
張瓊方表示,許多學校的教學組因此疲於奔命,因為找不到代課老師,只能不斷安排能正常出勤的教師協助代課,「但是這樣的代課品質,其實就會變得很差,因為老師自己也很累。」
張瓊方以桃園為例,支援教師難尋,有的老師還要負責發快篩和關懷包,已建議市府增加校園臨時人力,分攤防疫工作,不然教學品質一定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