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本土+2969/指揮中心研擬 打3劑以篩檢取代隔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新冠肺炎今(21)日新增2969例本土確診,再創單日新高,疫情遍布在21縣市,當中以新北市的1千例最多,全台也新增6位中症患者。為避免有太多民眾被隔離,影響到生活,還有社會運作,因此指揮中心研擬,只要施打3劑疫苗,確診接觸者就可以使用篩檢替代隔離。目前除了第一線醫護已經開始進行之外,關鍵基礎設施人員被列為下一波優先,預計本週定案。另外,專家會議在昨天表示,6歲到11歲兒童可以施打莫德納疫苗,劑量是成人的一半,兩劑間隔12週,但確切的施打時程還沒決定。至於青少年施打第三劑、高風險族群施打第四劑,可望分別在5月底、6月初開打。

民眾一早來到台中文心森林公園接種站,但是400劑號碼牌,不到半小時就被搶光光。民眾搶打疫苗不是沒有原因,因為新冠本土疫情21日新增2969例,再創單日新高。疫情遍及21縣市,其中新北市新增1000例最多,其次是台北市663例、桃園市414例、基隆市216例、台中市139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依國外經驗推估,台灣疫情應該在5月底達到高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一波尤其亞洲,大概都1個月到2個月不等,到達它一個略近高峰的時候,那台灣大概也是差不多這樣的情形。」

另外也新增6例中症患者,年齡為50多歲到90多歲,均有慢性病史,其中有2例從未接種過疫苗。

至於在兒童疫苗接種部分,專家開會後決議,6到11歲兒童可以接種莫德納疫苗,兩劑需間隔12週,劑量為成人的一半;青少年第3劑部分,打完第2劑後,無嚴重不良反應者,隔5個月可接種第三劑追加劑,預估5月下旬可打。

而第二次追加劑,也就是第四劑疫苗,專家則是建議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免疫低下,且病情穩定者,間隔5個月後接種,預估6月才可能有人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65歲以上的當然發生的(中重症)比較嚴重,就是機率比較高,所以我們在專家那邊是考量,是由國內染疫的中重症,是以65歲以上的族群來開始計算。」

由於本土病例持續上升,為降低大量民眾被隔離,影響社會運作。陳時中表示,正討論接種3劑疫苗,以篩檢替代隔離方案的擴大對象,預計本週定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在有一部分做了,醫療人員,再過來就是關鍵基礎設施相關的,最後可能就會開放到全部來。」

此外,確診者分流收治條件也作調整,輕症或無症狀確診需到醫院收治者,提高年齡到75歲以上;70到74歲生活可自理的確診者,及65到69歲且獨居長者,則安排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如果是出生未滿3個月嬰兒確診,且出現發燒,則收治在醫院;出生3到12個月嬰幼兒,若高燒超過39度,也是送到醫院救治;另外確診者居家照護年齡則是放寬到69歲,目前已有11縣市啟動居家照護計畫。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