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政府釋出健保資料涉違憲 醫界稱健保具公共財性質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人權促進會等民間團體認為衛福部健保署未經同意,釋出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等健保資料給學者做研究,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定於4月26日進行言詞辯論。今(19)日上午醫界代表及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表示,健保基於社會福利具有公共財性質,如妥善運用資料庫,有助於研發正確的治療方法。

身體不舒服,只要帶著健保卡就能到醫療院所就醫很方便,而民眾的用藥資訊、就醫診斷紀錄也都會紀錄在健保雲端系統,但多個民間團體認為健保署未經同意,釋出全民健保研究資料庫等資料給學者做研究,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將在4月26日進行言詞辯論,今日上午醫界代表及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表示,健保植基於社會福利具有公共財性質,妥善運用資料庫,有助於產生正確的治療方法。

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長邱弘毅表示,「大部分的大藥廠都在西方,他們做出來的指引,基本上都還是以西方人所做的標準。」邱弘毅認為,如果放棄或者是高度去限制資料庫,其實對台灣民眾的健康保護,或者是醫療進步,都會受到非常大阻礙。

學者表示,目前的健保資料庫利用方式,研究者必須在一間由衛福部控制的無窗戶房間中操作電腦,不能用任何紙筆手機等記憶工具,最後也只能帶走運算結果而非原始資料,在此種研究方法下,原始資料自始至終都沒有帶離衛福部,並不存在跨機構之間的資料分享,且在可識別化信息去除後,個資就會變成數據與資料,即可透過學術研究來持續深化對疾病的了解。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院長陳鋕雄指出,「他在研究過程中是看不見這些資料的,只能夠透過程式的運算,看到運算後的結果,他必須要經過專人的審查後,3天之後才會收到(資料),整個程序裡面其實都非常強調要去消除研究者透過串接,再識別風險的可能性。」

學者認為,台灣過去幾年健保資料庫使用在政府及學界把關自律下,運作十分順暢,未傳出有任何弊端,法律固然要防弊,但也要有興利的目的,若率然阻絕應用將對醫療學術研究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