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蘇聯入侵 芬蘭邊境城鎮居民憂歷史重演

俄烏開戰後,大量難民湧入鄰國,讓坐落於俄芬邊境的芬蘭城鎮「伊馬特拉」居民,再次回想起1939年,當時舊蘇聯也曾自導自演「曼尼拉砲擊事件」,蘇聯宣稱是芬蘭攻擊舊蘇聯村莊「曼尼拉」造成傷亡,並在4天後發動「俄芬冬季戰爭」。跟俄國這次藉口烏克蘭軍砲擊烏東分裂地區,而發起的入侵行動,可說是一模一樣。

廣闊平野被白雪覆蓋,一片白茫茫,芬蘭「伊馬特拉鎮」坐落於芬蘭、俄羅斯邊境,距離俄羅斯不到5公里遠。隨著俄羅斯藉口保護烏東居民引爆戰爭,超過一半的烏克蘭難民,逃難到波蘭境內,也讓芬蘭的「伊馬特拉」居民,再次回想起1939年遭到舊蘇聯入侵的日子。

芬蘭伊馬特拉鎮居民拉喀索維塔說:「這是一場由政府發動的戰爭,而不是那裡的普通居民,他們必須接受在位者的決定,儘管如此,這並沒有改變我對俄羅斯人民的看法。」

1939年9月,舊蘇聯紅軍趁著「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時的日子,藉口保護波蘭東部的烏克蘭人跟白俄羅斯人,從東方入侵波蘭。隨後在同一年11月,自導自演「曼尼拉砲擊事件」,宣稱是芬蘭攻擊舊蘇聯村莊「曼尼拉」,造成傷亡,並在4天後發動「俄芬冬季戰爭」,跟這次藉口烏克蘭軍砲擊烏東分裂地區而發起的入侵行動,可說是一模一樣。

「伊馬特拉」居民波希婭,頭上戴著著母親在冬季戰爭逃難時所攜帶的頭巾,她回想起當年雖然芬蘭以4000人士兵,10天內成功反擊紅軍,但最後依舊跟舊蘇聯,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忍痛割讓東部「卡瑞里亞」給舊蘇聯,造成將近50萬芬蘭人得遷徙家園。這個結果也讓波希婭母親的家庭農場,現在改成坐落於俄羅斯境內。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現實,也讓當地居民有些擔心歷史重演,但對「波希婭」夫婦來說,卻已無所畏懼。

芬蘭伊馬特拉鎮居民拉喀索維塔說:「你可以想像(未來)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我認為我們沒有什麼能擔心的,因為隔壁(俄羅斯)就是個頑固的國家,已經嘗試過(入侵)好幾次了。」

俄烏戰事也讓支持加入北約組織的芬蘭人暴增,達到62%,創下歷史新高。伊馬特拉居民們也都認為,加入北約的行動將會利大於弊。

只是在1939年冬季戰爭後,俄芬邊境的城市有頻繁的文化與經濟往來,伊馬特拉的經濟更是依靠俄羅斯遊客。在鎮上2萬6000人口中置產居住的俄羅斯人就佔了1000人,儘管爆發俄烏戰事,芬蘭社群媒體開始有反俄情緒,但在芬蘭生活的俄羅斯人「佩崔希娜」認為,生活暫時沒有受到影響,加上俄羅斯開始箝制國內對戰爭的言論自由,她也不打算返國居住。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