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組員長期鼻咽拭子採檢釀執勤流鼻血 交通部建議改採深喉唾液

吳雅瑜 陳昌維/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機組員入境採檢須以侵入性的鼻咽拭子執行,也造成多位機組員在空中執勤時流鼻血,恐影響飛航安全。交通部表示,已行文指揮中心建議改以深喉唾液檢測。

機組人員拖著行李箱結束任務回國,準備開始進行隔離檢疫,但現行的規定中,機組員在入境後第5天居家檢疫結束及入境第9天、第14天時都得採檢,為了防疫可說是吃足了苦頭。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理事長徐瑋鍠指出,「如果你一個月有2個長班的話,至少會被做2次的鼻咽採檢,另外如果你有中間居檢派飛的話,要做快篩也是做鼻咽採檢,所以至少2到3次。」

機師表示,長期侵入式戳鼻採檢,對機組人員的身體真的傷害很大,還有同仁飛到一半突然流鼻血,可能威脅飛行安全。對此民航局已行文指揮中心,希望全面改驗深喉唾液以降低機組員的痛苦。

民航局副局長林俊良表示,「因為鼻咽拭子是侵入性,很深入,每一個月的平均的次數,平均都在3次以上,就是機組人員確實也造成很大的不舒服。在機組員的反映之下,還有一些工會也有一些訴求,經評估以後,請指揮中心說在這種居檢期滿的PCR,也能夠再由原來的3種方式裡面都可以來實施。」

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認為,「深喉唾液的好處就是方便,就很像漱口、漱口水一樣,所以你這個還是要,你要把這個水含的稍微後面一點點,讓它有一些震動,去接觸你的喉嚨,再把它吐出來,這樣子你比較有機會把病毒融到裡面去偵測的到。」

醫師表示,和鼻咽拭子檢測相比,深喉唾液偵測病毒的敏感力還是稍微低一點,但如果有規則的去做,多做幾次檢測,還是有機會能抓到病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