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陪侍八大行業11月2日開放 從業人員至少接種1劑疫苗並滿14日

今(28日)無新增本土個案、6例境外移入、無死亡個案。六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美國境外移入個案為長榮航空公司的外籍人員,居家檢疫期間派飛前進行快篩,結果為陰性。該名機師7月多打過2劑BNT疫苗,為突破性感染個案。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該名機師第一次檢測後Ct值為29、第二次檢測後為28,病毒量稍高,推測剛剛感染不久,抗體檢驗S抗體為陽性,顯示疫苗有產生抗體。至於因感染產生的N抗體則是陰性,推測為急性期的感染。
機組人員染疫事件頻傳,相關檢疫措施是否調整,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仍維持原有檢疫流程。至於國籍航空機師個案,是在派飛之前或是之後染疫,需要更多資料加以判讀。羅一鈞說明,從9月桃園機師群聚事件到目前,有5例機組人員完整接種後突破性感染案例。
指揮中心指出,國內疫苗涵蓋率已達第1劑70.01%、第2劑30.87%,提早完成10月底的施打目標。民眾也關心警戒是否降級?陳時中表示,11月2日至11月15日全國維持二級警戒,但本土疫情穩定,有多項鬆綁措施,集會活動人數80人至300人上限也取消,包含藝文、體育、國家公園、風景區、觀光遊樂業等室外人數取消降載。
針對室內外口罩配戴規範, 陳時中詳細說明,外出基本上全程需要配戴口罩,但舉凡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拍攝個人或團體照、農林漁牧工作者、山林海濱活動等,可不必配戴口罩 ,溫泉、烤箱、蒸氣等口罩容易潮濕之場合,也可以免戴口罩。同時,台鐵高鐵車廂 、國內航班、電影院、等場所,若民眾有飲食需求,也可暫時不戴口罩。
經濟部商業司長蘇文玲說明,從11月2日開始,包含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酒廊、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及特種咖啡茶室、夜店、舞場、三溫暖等場所,若符合防疫規範且無陪侍者可以營業。
該場所的防疫規範包含實聯制、量體溫、全程配戴口罩、營業場所良好通風、每日兩次清消等。此外,從業人員都須完成1劑疫苗接種,滿14天,且首次服務前須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證明。業者方面,開業前必須先向地方政府申請,才能營業。至於復業後管理原則,未完整接種2劑疫苗接種之從業人員,須每週1次抗原快篩或PCR檢測證明。顧客進場也必須攜帶接種1劑疫苗證明,並滿14天。

有陪侍服務的八大業者,預計在從11月16日開始,若符合上述防疫規範,也可以有條件開放。 陳時中強調,指揮中心宣布之有條件開放場所,都必須在合法條件下營業,不合法的不在開放範圍內。
針對農曆春節防疫旅館量能不足配套措施,及是否縮短檢疫期,陳時中表示,正在研擬方案,最快下週就會宣布。
今日境外移入個案有3例為突破性感染,其中2例完整接種過BNT疫苗、1例完整接種過高端疫苗。 同日稍早台積電、鴻海永齡、慈濟和民間團體捐贈的第九批BNT疫苗90.21萬劑抵台,效期至2022年3月1日,明日也有另外一批BNT疫苗到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