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泰廠AZ疫苗未獲世衛核准 指揮中心承諾嚴密封緘檢驗

陳佳鑫 張梓嘉 詹淑雲 /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自購的62萬劑AZ疫苗,今天下午已經從泰國運抵台灣,效期至10月30號。不過,外媒報導,這批泰國暹羅生科生產的疫苗,尚未取得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歐洲藥品管理局的核准,引發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選用的是有世衛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而個別廠的部分,會經過詳細封緘檢驗後,才會讓大家施打。專家則建議,要加強施打後的監控,注意是否有安全性警訊。

台灣自購的62萬劑AZ疫苗,7日順利從泰國運抵台灣,這批疫苗,是泰國暹羅生科首次生產的疫苗,效期至10月30日。

不過,外媒報導,這批疫苗由泰王瓦吉拉隆功完全掌控,相關產能和品質資訊不透明,可是AZ最後仍決定與他簽約合作,外媒也指出,這批疫苗尚未取得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歐洲藥品管理局的核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們當然自己也要查,關於這個整個,我們當然是選用在WHO有EUA的疫苗,單一個別的廠,我們還是個別就它的一個廠的資料,然後到了之後封緘檢驗,我們也會做完全,經過我們的一個詳細的檢驗才會讓大家來施打 。」

指揮中心強調,疫苗進來後,一定會嚴格把關,請國人放心。不過,外界也關心,這批未獲得世衛核准的AZ疫苗,是否會影響後續民眾施打疫苗的作業。專家認為,大藥廠不太可能會砸自己招牌,如果願意授權給泰國廠製造,就必須為品質負責。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理論上來講,假如說它掛上AZ的名字的話,它的品管應該是英國的AZ的總原廠它會去做這方面的品管,而不是說讓它隨便它這個樣子。」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祕書長羅源彰舉例,「比方說出現了一些相較比較嚴重的副作用,需要救濟的部分,到底要由誰來,誰來負責,是要國內嗎?還是我們會跟原廠部分來求償,在購買的時候,它的合約其實大概都會有一些端倪。」

指揮中心則強調,國內已經有完善的疫苗安全通報系統,只要出現不良事件,會根據接種者施打疫苗的批號追蹤,如果出現狀況,就不會讓民眾施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