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記者獲獎報導遭判虛假陳述 外界憂打擊新聞自由

葉霈萱 邱福財 / 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香港電台一位記者蔡玉玲,昨天遭法院判處「虛假陳述」罪名成立,開罰港幣6000元。她被指控,在申請查閱反送中運動中、721元朗事件的涉事車輛資料時,涉嫌不實陳述。這是香港首次有記者因採訪需要、查閱公開資料,遭到定罪。
 
在大批支持民眾與媒體簇擁下,香港電台節目編導蔡玉玲22日步出西九龍法院時,神情顯得落寞,因為她遭法院判處「虛假陳述」罪名成立,開罰港幣6000元。這是香港首次有記者因為採訪需要,查閱公開資料而遭定罪。香港記者協會批評,判決摧毀香港僅有的新聞自由,是香港新聞界最黑暗的一天。
 
香港電台節目編導蔡玉玲說:「這次的判決讓人難受、傷心,我認為這次法院所裁決的,不是我一個人,是整個行業。」
 
此案件起源自蔡玉玲製作一則反送中運動期間,「721元朗攻擊事件」報導過程中,她兩度透過香港運輸署網站,申請查閱涉事車輛資料,後來卻被港警指控,蔡玉玲將取得的資料用於報導,而當時填寫的查閱用途是「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事宜」,涉嫌不實陳述。該則報導在宣判前一天,才剛奪下香港新聞自由大獎,與判決形成強烈對比。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 楊建興表示,查閱是媒體很平常、很常見的一個做法,但在這個不明朗的情況下,媒體可能都會減少查閱資料。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認為,當這個政策成為法律的時候,大家都要尊重,傳媒朋友沒有特權。
 
此判決也引來國際關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就發文表示深感失望,認為蔡玉玲是「新聞自由鬥士」,強調「中英聯合聲明」承諾港人擁有新聞自由。紐約時報指出,新聞媒體將成為北京剷除異議人士的新目標。歐盟駐港澳辦事處也表示,不應以法律壓制合法新聞工作。
 
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王泰俐說:「對於香港目前已經限縮、非常嚴重的新聞自由,那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未來就更加難以發揮監督港府的這個功能。」
 
學者認為,未來港媒恐怕產生寒蟬效應,在進行調查報導時綁手綁腳,也更難發揮監督港府的功能。
 
1619180645b.jpg
香港電台記者蔡玉玲,遭法院判處「虛假陳述」罪名成立,開罰港幣6000元。理由是申請查閱721元朗事件的涉事車輛資料時,涉嫌不實陳述。(圖/美聯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