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水情吃緊 環團籲重視集水區破壞、水質管制問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水情嚴峻,在中南部地區水庫蓄水率持續下探,讓中央、地方都緊張。環保團體上午在台北、台中、台南三地同時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實施耗水費、做好水庫集水區的保育,還要注意開源節流和廢水回收,用永續政策維護水資源。
 
水情拉緊報,台灣遭逢大旱,讓中央和地方政府忙不完,不只有許多縣市陸續實施限水措施,相關單位也推出備援水井、海淡廠等因應方式,但環保團體認為還有更多努力空間。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蔡志宏指出:「集水區被破壞,所以我們的森林不保水,所以一旦沒有下雨的話可能就會斷流,我們經過10年以後,20年以後,我們的水庫越來容積越小,那我們經過幾十年以後我們可能就沒有水庫可以用。」

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彭桂枝認為:「我們的中央單位非常用心,在水量調度上面建了許多管子,把北邊的水,南邊的水努力送,但是我們在珍視水資源上面,我們過往一直都沒有面對我們水質管理的政策。」

環團除了點出水庫集水區的保育、水質管制強化等議題之外,也認為地下水入不敷出,應該要開源節流、防止地層下陷;至於節水三法已經通過將近五年,因此耗水費也應該儘速開徵。

經濟部水利署組長郭純伶表示:「當年度淨零淤積,就是進出可以平衡,那之後再慢慢,我們希望讓它的庫容越來越好這樣。那耗水費的話,我們現在已經不停在跟大家做溝通努力,地下水這塊其實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有地下水保育管理計畫在做。」

農委會農水署副署長陳衍源表示:「農委會,我們在我們的灌溉技術上面這也一直在提升,我們逐漸做一個比較精準的灌溉,同時我們也推所謂的省水管路的一個灌溉系統。」

全台水情緊繃,環保團體在北、中、南三地串聯召開記者會,提醒相關單位重視缺水問題背後的水資源保護,期待能以永續政策維護水資源,共同度過缺水危機。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