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宣布今年2月起,要對枯水期單月用水量超過9000度的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每度3元,消息傳出企業看法不一,到底能不能達到產業界節水以及用水正義,有待觀察。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was supposed to start taxing large water consumers in July, but postponed the measure citing the domestic water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Now, people want to know if th
經濟部耗水費徵收辦法原訂今年7月上路,考量國內水情和經濟等因素,延後開徵。外界關心何時要徵?經濟部長王美花回應,有先跟產業界做溝通,最慢在2024總統大選前,耗水費就會開徵。
全球能源價格飆漲,國內電價7月份也調漲。為避免水電雙漲讓物價波動大,原訂7月也要開徵的耗水費宣布暫緩實施。至於什麼時候恢復,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今(6)日出席活動時表示,目前沒有具體時間表,仍待評估。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調查顯示,全台第一用水大戶台積電,如果全台大幅擴張新奈米製程廠房,推估用水量將增加4倍,呼籲政府重視,也提醒要重視民生用水的正義。
今年發生303大停電後,面對即將到來的夏季用電高峰,外界關注台灣供電狀況,經濟部次長兼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表示,整體大修機組在5月將陸續回歸,而且水情豐沛,因此,今年夏天供電穩定。至於,油品貨物稅減徵措施,將在6月底到期,7月恐怕面臨油電雙漲壓力,曾文生則表示,會和財政部持續討論,展延實施的必要性。
本週公佈最新電價,外界預料受通膨影響,「連8凍」機率高。不過民進黨立委認為,國際燃油、煤價飆漲,今年只到2月,台電累計虧損已高達640億,逼近資本額一半,因此主張應該先調漲工業用戶用電價。
本週公佈最新電價,外界預料,受通膨影響,「連八凍」機率高。不過民進黨立委認為,國際燃油、煤價飆漲,今年只到二月,台電累計虧損已高達640億,逼近資本額一半。認為應調漲電價,但僅工業用戶調漲,民生用電不漲。
台灣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期間,剛經歷百年大旱,現在又進入枯水期,因此外界也關注今年的供水情況。水利署表示,目前的主要水庫蓄水量大約是七成到滿庫,還算豐沛,因此上半年的水情正常,民生、產業用水無虞,一期稻作可以如期開耕供灌。但為了因應氣候變遷的降雨不確定性,也呼籲民眾還是要節約用水。
台灣水情嚴峻,經濟部長王美花和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今天在石門水庫召開中央地方聯合抗旱會議,並視察阿姆坪防淤隧道,期許防淤隧道啟用後、可平衡進出淤泥,延長石門水庫營運壽命。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則認為,要解決缺水問題關鍵就是水價,政府必須以合理水價、差別費率、耗水費等來因應。 雨下不來,全台旱象持續,經濟部長王美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和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上午在石門水庫召開中央、地方聯合抗旱會議,並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