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寄養家庭數量減 家扶籲新血加入服務
溫嘉楷 / 花蓮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到景氣以及疫情影響,花蓮寄養家庭數量逐年下降,全縣只下50個寄養家庭,不足以照顧需要中途的孩子,從事寄養家庭二、三十年的老前輩相當憂心,未來會造成更大社會問題。
今年已經64歲的黃阿姨,擔任寄養家庭媽媽已經超過30年,從她手上中途的孩子至少幾十位,每一位要離開的時候都是椎心之痛。
花蓮資深寄養家庭媽媽黃素白說:「你越小照顧,投入的感情更多,剛開始要分離的那段情感,真的很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
還有夫妻檔的寄養爸媽,在面臨新寄養兒的時候總是無法進入孩子的心房,有的孩子甚至會放棄學習,必須細心耐心陪伴。
花蓮資深寄養家庭爸媽分享,「他很害怕跟陌生人在一起,譬如說我帶到別的地方,我帶到朋友家,他也不敢進去,他怕我們又把他丟在那裏。」
為了表揚這些資深寄養家庭的爸媽,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頒發寄養家庭聘書,但卻發現近年來願意擔任寄養家庭的數量逐年下降,尤其是寄養爸媽的老化問題。
花蓮縣長徐榛蔚指出,「我們目前有50個寄養家庭,而我們現在寄養童有57位,花蓮縣政府除了每月的津貼以外,對於特殊的孩子我們有加碼特殊的津貼。」
家扶中心強調,寄養家庭照顧者年齡大約落在56到65歲之間,因多為退休人士年齡老化是最大問題,需要年輕的新血加入寄養家庭行列。
今年已經64歲的黃阿姨,擔任寄養家庭媽媽已經超過30年,從她手上中途的孩子至少幾十位,每一位要離開的時候都是椎心之痛。
花蓮資深寄養家庭媽媽黃素白說:「你越小照顧,投入的感情更多,剛開始要分離的那段情感,真的很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
還有夫妻檔的寄養爸媽,在面臨新寄養兒的時候總是無法進入孩子的心房,有的孩子甚至會放棄學習,必須細心耐心陪伴。
花蓮資深寄養家庭爸媽分享,「他很害怕跟陌生人在一起,譬如說我帶到別的地方,我帶到朋友家,他也不敢進去,他怕我們又把他丟在那裏。」
為了表揚這些資深寄養家庭的爸媽,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頒發寄養家庭聘書,但卻發現近年來願意擔任寄養家庭的數量逐年下降,尤其是寄養爸媽的老化問題。
花蓮縣長徐榛蔚指出,「我們目前有50個寄養家庭,而我們現在寄養童有57位,花蓮縣政府除了每月的津貼以外,對於特殊的孩子我們有加碼特殊的津貼。」
花蓮家扶中心督導王芯婷則表示,「目前花蓮的寄養家庭面臨到一些人數的下降,尤其是我們年齡的老化問題,因為早期寄養家庭他們大概都是中壯年,可是目前都已經面臨到老年了。」
家扶中心強調,寄養家庭照顧者年齡大約落在56到65歲之間,因多為退休人士年齡老化是最大問題,需要年輕的新血加入寄養家庭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