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內34起腹瀉群聚 皆因感染諾羅病毒
吳雅瑜 陳信隆/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春節期間,民眾的聚餐比較多。根據疾管署監測,國內在最近四個星期,一共接獲34起腹瀉群聚,都屬於諾羅病毒感染;因此也提醒民眾在聚餐的時候,要注意手部和飲食安全。
農曆春節是闔家團聚的重要時刻,若不注意衛生習慣,小心急性腹瀉找上門。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往年春節連假期間急診腹瀉就診人次為平時2到3倍,國內近4週共接獲34起腹瀉群聚通報,都是諾羅病毒感染。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過年時候,大部分的門診都沒有開,所以大多數人都會擠到急診,所以急診的人數大概就會增加。再來就是因為春節期間,大家常跟親友圍爐聚餐,所以這個也會吃壞肚子,加上諾羅病毒可能藉由食物或是人傳人,這個部分就是要特別注意。」
疾管署表示,因為病毒、細菌引起的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
農曆春節是闔家團聚的重要時刻,若不注意衛生習慣,小心急性腹瀉找上門。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往年春節連假期間急診腹瀉就診人次為平時2到3倍,國內近4週共接獲34起腹瀉群聚通報,都是諾羅病毒感染。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過年時候,大部分的門診都沒有開,所以大多數人都會擠到急診,所以急診的人數大概就會增加。再來就是因為春節期間,大家常跟親友圍爐聚餐,所以這個也會吃壞肚子,加上諾羅病毒可能藉由食物或是人傳人,這個部分就是要特別注意。」
疾管署表示,因為病毒、細菌引起的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
有醫師也說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可藉由排泄物或嘔吐物人傳人,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即使民眾常使用酒精、乾洗手來清洗雙手,病毒也殺不死。
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說:「糞口感染,你共用食物的時候,通常會把這個病毒吃進去,有時候都會全家感染。這個諾羅病毒事實上,它不是酒精可以殺得死,所以諾羅病毒一定要靠漂白水,或者你要用肥皂洗手才有辦法。」
醫師表示,要預防病毒性腸胃炎民眾除了勤洗手外,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與他人共食也要使用公筷母匙,遭污染的環境建議用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才能杜絕諾羅病毒找上門。
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說:「糞口感染,你共用食物的時候,通常會把這個病毒吃進去,有時候都會全家感染。這個諾羅病毒事實上,它不是酒精可以殺得死,所以諾羅病毒一定要靠漂白水,或者你要用肥皂洗手才有辦法。」
醫師表示,要預防病毒性腸胃炎民眾除了勤洗手外,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與他人共食也要使用公筷母匙,遭污染的環境建議用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才能杜絕諾羅病毒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