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國際兒童人權日 新北投辦園遊會

響應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今天在台北市新北投公園有一場兒童人權園遊會,為兒童權利發聲,希望包括表意權、隱私權等九大兒童權利,能夠在日常被看見。

週六的新北投公園很熱鬧,爸爸媽媽們帶著小朋友,到園遊會玩闖關遊戲,包括畫圖、益智互動遊戲、看繪本、說故事等等,讓小朋友從遊戲中認識屬於自己的權利,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楊鎮宇指出,希望更多家長一起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小孩。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楊鎮宇呼籲:「不要用威權的方式,不要打、罵、威脅、恐嚇、利誘來對待小孩。在台灣,我們已經有上千位甚至上萬位的家長,其實已經在自己的生活裡面身體力行。」

歐巴桑聯盟代表劉欣宜也表示:「希望落實家內不體罰,其實就是希望在家裡面,爸爸媽媽不要用管教跟以愛為名,去打小孩。」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家長的期盼,但往往會忽略兒童是個主體,而家長管教的目的,是要讓兒童從中學習,並非讓他們害怕,這分際如何拿捏,親子關係就很重要。

「台灣兒童人權向前走」代表沈玉琳建議:「從嬰幼兒的階段就可以開始,透過繪讀去建立親子之間很親密關係。」

這場兒童人權園遊會,獲得上百戶家庭共同響應發起,與會的單位輪流為兒童權益發聲,還將「表意權」、「隱私權」、「生存與發展權」、「遊戲權」等象徵9大兒童權利的種子種下,希望兒童權利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在日常生活就能實現。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