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第一座濱海植物園正式開園,還推出創新遊園方式,「新屋濱海植物園」專屬APP,把園區動植物都變成主角,民眾在手機下載APP,不但能抓寶,輕鬆認識濱海動植物,還能透過手機導覽,暢遊植物園。 當地民眾說:「好,很好呀,觀光客來比較熱鬧呀。」、「每天早晚都可以來這邊散步,空氣又新鮮,應該有蟬,也有蜻蜓啦,蝴蝶啦。」 薄翅蜻蜓在園區裡飛來飛去,還有紅脈熊蟬、黑枕藍鶲、臭鼩、漢氏螳臂蟹也在這兒生活,濱海植物園占地6公頃,生態豐富多元,屬保安林地,是永安雪森林遊憩區舊址,經營不善歇業後,荒廢20多年,海管處花了兩年調查規劃,以生態工法重新改造開放。 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長林立昌介紹道:「裡面一共住了250種的動植物,包括植物135種、動物有115種,是一個長期封閉環境下所衍生出來,非常多元的一個生態環境。」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這裡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明年預定還要花1200萬要設置森林教室,森林廣場、跟步行的步道。」 海管處表示,木麻黃、黃槿、林投、馬鞍藤等都是桃園常見的濱海植物,它們就像海邊的阿信,為了在惡劣環境生存,發展出抗風、耐鹽、防曬、保水等特性,也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天然庇護所,是生態觀察和戶外教學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