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區段徵收爭議 社子島在地居民意見分歧
曹晏郡 陳信隆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社子島開發案,因為區段徵收爭議,造成在地居民意見分歧。今天上午,北市府再次召開環評審查,支持的居民代表說已經有六千份居民連署,反對開發的居民代表也說四千份連署,兩派衝突。
手舉看板、拉起布條大聲呼喊訴求,但兩派人馬似乎意見不同、互相嗆聲。
現場口角衝突不斷,警方出動大批人力來維持秩序。北市府在30日上午召開社子島的二階環評審查,支持和反對派代表,都前往市府關心環評進度。
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楊明照表示,「有九成(查估)成功比率,所以多數人都支持開發。區段徵收是有一個部份,是要照顧弱勢的,就是有房沒地的一千戶人,我們這邊還有很多需要,沒房沒地的人需要安置。」
支持區段徵收的「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指出,已經爭取超過六千位居民連署,查估作業也完成九成,希望各界高抬貴手,讓禁建50年的社子島能有改變機會。反對區段徵收的「社子島自救會」也說,已經有超過四千份連署,反對區段徵收,而且監察院糾正家訪作業有瑕疵,但市府還是沒有重作。
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表示,「(108年調查)我們有高達42%的人反對區段徵收,僅僅只有3.66%的居民是贊成開發的。監察院已經糾正了台北市政府的家戶訪查的瑕疵,然而台北市政府卻沒有要重做的意思。」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代表表示,「9.65公尺的這個高保護設施的空間,需要的土地有58公頃,這樣子的一個土地,它取得的費用非常地高。(部分)中高度土壤液化的一個地區,那未來當然是需要透過地質改良來解決這個問題。」
都發局代表指出,社子島採用全區區段徵收的開發,除了取得堤防高保護退縮的58公頃土地之外,還能改善道路、公園、管線、部分地質土壤液化等項目。各方代表在環評審查中接連發表意見,但此案爭議已久、牽涉層面廣,設籍當地大約11000位居民,要如何取得共識,相關單位又該如何處理,可能還要再多費心。
手舉看板、拉起布條大聲呼喊訴求,但兩派人馬似乎意見不同、互相嗆聲。
現場口角衝突不斷,警方出動大批人力來維持秩序。北市府在30日上午召開社子島的二階環評審查,支持和反對派代表,都前往市府關心環評進度。
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楊明照表示,「有九成(查估)成功比率,所以多數人都支持開發。區段徵收是有一個部份,是要照顧弱勢的,就是有房沒地的一千戶人,我們這邊還有很多需要,沒房沒地的人需要安置。」
支持區段徵收的「社子島居民權益促進會」指出,已經爭取超過六千位居民連署,查估作業也完成九成,希望各界高抬貴手,讓禁建50年的社子島能有改變機會。反對區段徵收的「社子島自救會」也說,已經有超過四千份連署,反對區段徵收,而且監察院糾正家訪作業有瑕疵,但市府還是沒有重作。
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表示,「(108年調查)我們有高達42%的人反對區段徵收,僅僅只有3.66%的居民是贊成開發的。監察院已經糾正了台北市政府的家戶訪查的瑕疵,然而台北市政府卻沒有要重做的意思。」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代表表示,「9.65公尺的這個高保護設施的空間,需要的土地有58公頃,這樣子的一個土地,它取得的費用非常地高。(部分)中高度土壤液化的一個地區,那未來當然是需要透過地質改良來解決這個問題。」
都發局代表指出,社子島採用全區區段徵收的開發,除了取得堤防高保護退縮的58公頃土地之外,還能改善道路、公園、管線、部分地質土壤液化等項目。各方代表在環評審查中接連發表意見,但此案爭議已久、牽涉層面廣,設籍當地大約11000位居民,要如何取得共識,相關單位又該如何處理,可能還要再多費心。
各方代表,在環評審查中接連發表意見,多名環評委員認為,開發單位和居民溝通不良、共識性不足,建議開發單位再進行溝通,最終決定,擇期再進行環評,還會開放民眾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