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類固醇療法 可降2成肺炎重症死亡率

美國醫學會期刊登最新大型研究,只要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可以讓重症患者死亡率降低兩成;而國內專家則表示,類固醇是老藥,價格也比瑞德西韋便宜,國內也已經把類固醇納入武漢肺炎的治療。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已造成全球85萬多人死亡,今年6月醫界發現,類固醇藥物例如「地塞米松」,可以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最新大型研究更證實,只要使用皮質類固醇的藥物,就能抑制人體免疫反應,讓重症患者死亡率降低兩成。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在砍病毒的時候呢也稍微有點分寸,這個分寸就是給它類固醇,它就知道,它就會收斂一點點,它就不會產生那麼強的發炎反應,你的肺炎就會變輕。」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刊登一篇研究,統計來自12個國家,共1703名重症患者,並隨機分成兩組,結果發現接受類固醇治療的患者,死亡率為三成二;只接受日常護理與安慰劑的患者,死亡率則為四成一,證實類固醇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

黃立民表示:「目前的用法可能就是,病人一來就趕快用瑞德西韋,然後同時一旦開始住院的時候就開始加類固醇,兩個可以同時用。」

專家強調,「地塞米松」是60多年類固醇老藥,過去大多用於治療風濕等免疫疾病,價格也比「瑞德西韋」便宜,可望成為治療重症患者的替代藥物,目前國內已將類固醇納入新冠肺炎的治療指引中。
 
1599109519w.jpg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