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政策地方、中央不同調 陳時中:不能扯台灣後腿

爭議十多年,含有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以及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從明年元旦起將可合法進口台灣,引發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疑慮。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週一上廣播節目,親上火線說明,針對外界質疑衛福部到底有多少決策權?陳時中沒有正面回答。
 
主持人周玉蔻提問,「你是被告知,還是被討論?我想這個裡面有差距的。」衛福部長陳時中回應,「這個問題恐怕要問總統吧,對,她會找我們談一下這些事情。」周玉蔻再問,「這件事情是總統召集你們談的?」陳時中回答,「或者我們院長也會來談這事情。」

至於美牛狂牛症風險,陳時中表示,時間已過那麼久,現在風險更低了。另外,外界也好奇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台灣到底換到了什麼?陳時中表示,健康是不能交換的,但台灣必須和國際接軌,讓台灣在國際上有個地位。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這是以前在議定書裡面就已經答應的事情,若一個國家的履約的能力,都沒有辦法被國際認同,其實我們是寸步難行。」

由於有部分縣市首長已表態,堅持瘦肉精零檢出標準,未來可能出現中央、地方不同調的情況。陳時中表示,食安政策由中央統一制定,地方政府應該也會認同,不能扯台灣後腿,近來會選定迪化街、傳統市場等示範區,要求所有散裝及包裝食品必須標示產地,讓民眾有選擇權。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選定一些地方做一些示範,也吸取大家的經驗,讓民眾了解說這樣子標示,大家夠不夠?這樣看得了解嗎?是不是能夠避開?能夠尊重大家的選擇權。」

陳時中強調,過去美牛已做過容許量評估,現在是要評估美豬的萊克多巴胺容許量。目前美豬進口量占國內市場一成,豬內臟也可以進口,但沒有人買,所以沒有進口。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