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糧食安全、米消費量 農糧署推「米穀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人吃麥的消費量逼近吃米,為了提高稻米的消費量,農糧署從十年前開始,就在推廣米穀粉,不少烘焙業者投入開發零食甜點。農委會表示,推廣米穀粉,其實有提升糧食安全的戰略考量。
這個乳酪蛋糕以米穀粉做成,吃起來綿密好入口。業者說,當初是想做來給對麩質過敏的顧客吃,沒想到用米做蛋糕這麼難,至少嘗試三年,丟掉數不清失敗的產品。
烘焙坊老闆柳偉祥表示,「一開始被人家嫌,拿去餵豬豬都不吃這樣子。(記者:這樣不是很挫折嗎?)對啊,就暗地裡在那邊流淚。」
一樣也不斷嘗試開發全米蛋糕的業者,也直呼挑戰很大,後來總算成功研發,但也坦言價格比麵粉做的略高,推廣不易。
業者楊雅涵表示,「大家都會覺得吃起來沒有什麼差別啊,但我們就會告訴我們的消費者說,它其實差別非常的大。」
農糧署為了提升稻米消費量,十年前開始推廣用米穀粉烘焙,直到近三年才摸索出何種產品適合添加米穀粉,並希望藉由米穀粉較不易吸油、好消化等特性,提高接受度。主要是台灣過於依賴進口小麥,米麥消費量已趨相當,推廣米穀粉可以提升國內糧食安全。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表示,「人家說你千萬不要把你的米缸放在別人的家裡,平常吃稻米,我們的整個產業鏈會在、我們的農地會在、我們的農民會在、我們的碾米的加工業者會在,不用去靠外國的這些相關的資源。」
目前有四大業者供應米穀粉,年使用量約兩千多公噸,相較於稻米年產量約160萬公噸,比例其實不高,要透過多吃米食提高糧食自給率。農糧署說,要靠國人的嘴巴多幫忙。
這個乳酪蛋糕以米穀粉做成,吃起來綿密好入口。業者說,當初是想做來給對麩質過敏的顧客吃,沒想到用米做蛋糕這麼難,至少嘗試三年,丟掉數不清失敗的產品。
烘焙坊老闆柳偉祥表示,「一開始被人家嫌,拿去餵豬豬都不吃這樣子。(記者:這樣不是很挫折嗎?)對啊,就暗地裡在那邊流淚。」
一樣也不斷嘗試開發全米蛋糕的業者,也直呼挑戰很大,後來總算成功研發,但也坦言價格比麵粉做的略高,推廣不易。
業者楊雅涵表示,「大家都會覺得吃起來沒有什麼差別啊,但我們就會告訴我們的消費者說,它其實差別非常的大。」
農糧署為了提升稻米消費量,十年前開始推廣用米穀粉烘焙,直到近三年才摸索出何種產品適合添加米穀粉,並希望藉由米穀粉較不易吸油、好消化等特性,提高接受度。主要是台灣過於依賴進口小麥,米麥消費量已趨相當,推廣米穀粉可以提升國內糧食安全。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表示,「人家說你千萬不要把你的米缸放在別人的家裡,平常吃稻米,我們的整個產業鏈會在、我們的農地會在、我們的農民會在、我們的碾米的加工業者會在,不用去靠外國的這些相關的資源。」
目前有四大業者供應米穀粉,年使用量約兩千多公噸,相較於稻米年產量約160萬公噸,比例其實不高,要透過多吃米食提高糧食自給率。農糧署說,要靠國人的嘴巴多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