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血清調查公布 18確診者皆有中和抗體
吳雅瑜 陳信隆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今天公布彰化高風險族群血清抗體期中研究結果,顯示18名確診者都產生具有保護力的中和抗體,但其他4841名受檢者,只有4個人產生中和抗體,陽性率為萬分之8.3,代表一般民眾感染風險更低,社區很安全。
延遲了兩天,彰化縣抗體血清調查報告在上午十點正式公布,由計畫主持人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與彰化縣衛生局葉彥伯局長對外說明,彰化縣在8月12日以前,已經對4841人進行血清抗體檢測,發現只有4人產生中和抗體,確定有感染,高危險群陽性率是萬分之8.3,代表一般民眾在社區安全的。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擺在這些剛才所講的,最容易感染的這些族群。我們也證明他們最容易感染的族群,(陽性率)都已經這麼低了,一般民眾放心,社區是安全的。」
這份調查從6月開始,針對確診個案、醫護長照人員、接觸者等,進行萬人血清抗體檢測研究。葉彥伯表示,1到4月確診的18人都產生具有保護力的中和抗體,且在近100天後仍然有保護效果,而這也是台灣第一次用科學性血清抗體調查,而抗體檢測是反映過去感染狀況,檢測準確度非常高。至於外界擔心的偽陽性,研究中也做了快篩抗體,機率很低。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N蛋白老實講雖然它會有偽陽性,可是在切點不一樣的情況之下,可以減低它的偽陽性,然後之後再讓這個陽性的人出來,去做最準的中和抗體,這樣子才會有效率的,很快掌握這些可能接觸感染源的這樣的一個血清抗體,這樣的一個陽性調查。」
陳秀熙表示,調查中還發現確診者全數都有中和抗體,而且顯示免疫力持續時間至少3個月,甚至長達5個月,不僅對台灣新冠疫苗研發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也有助於圍堵第二波疫情。
延遲了兩天,彰化縣抗體血清調查報告在上午十點正式公布,由計畫主持人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與彰化縣衛生局葉彥伯局長對外說明,彰化縣在8月12日以前,已經對4841人進行血清抗體檢測,發現只有4人產生中和抗體,確定有感染,高危險群陽性率是萬分之8.3,代表一般民眾在社區安全的。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擺在這些剛才所講的,最容易感染的這些族群。我們也證明他們最容易感染的族群,(陽性率)都已經這麼低了,一般民眾放心,社區是安全的。」
這份調查從6月開始,針對確診個案、醫護長照人員、接觸者等,進行萬人血清抗體檢測研究。葉彥伯表示,1到4月確診的18人都產生具有保護力的中和抗體,且在近100天後仍然有保護效果,而這也是台灣第一次用科學性血清抗體調查,而抗體檢測是反映過去感染狀況,檢測準確度非常高。至於外界擔心的偽陽性,研究中也做了快篩抗體,機率很低。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N蛋白老實講雖然它會有偽陽性,可是在切點不一樣的情況之下,可以減低它的偽陽性,然後之後再讓這個陽性的人出來,去做最準的中和抗體,這樣子才會有效率的,很快掌握這些可能接觸感染源的這樣的一個血清抗體,這樣的一個陽性調查。」
陳秀熙表示,調查中還發現確診者全數都有中和抗體,而且顯示免疫力持續時間至少3個月,甚至長達5個月,不僅對台灣新冠疫苗研發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也有助於圍堵第二波疫情。